• 33阅读
  • 0回复

走进印度北部“粮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03
第11版(国际·体育)
专栏:连载

  走进印度北部“粮仓”
  本报驻印度记者 钱峰 张静宇
  9月底10月初,随着酷暑渐渐消退,素有“粮仓”之称的印度北部粮食主产区旁遮普邦、哈里亚那邦等地大面积种植的水稻陆续进入成熟期,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收获季节到了。为了抓住有利时机收集有关印度农业生产的第一手材料,记者驱车往返上千公里,沿途就上述地区的农业耕作和收成情况做了一番实地考察,对印度政府在解决粮食问题上取得的成就留下了深刻印象。
  北出德里不久,大片农田开始进入我们的视线。从公路上远远望去,黄澄澄的稻谷在初秋依然火热的阳光照射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大地仿佛被一块巨大的黄色地毯铺盖,从脚下一直伸向遥远的天际。“地毯”上,间或镶嵌着斑斑绿点,那是散布田间的树木在为大地调色。
  田野里难得见到人,一路上能够看到的只有大型收割机在紧张工作。这一带地势平坦得令人叫绝,加上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缘故,小沟小坎被修整得踪迹全无。夸张点说,方圆数百公里内,想找个大点的土坡都难。肥沃的土地、充足的日照、适宜的降雨、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加上富有亚热带特点的气候条件,使得这里非常适宜进行农业生产。各种农作物在灿烂阳光的照射下,竞相生长,一年三熟,为人们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稻米、小麦、玉米以及甘蔗、棉花、烤烟、花生、油菜籽和蔬菜等经济作物。丰富的物产让这一带成为远近闻名的“想不富都难”的鱼米之乡。
  自从20世纪70年代印度政府在全国推行“绿色革命”以来,旁遮普邦和哈里亚那邦的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政府投资在流经本地区的主要河流上兴建了数座大型水库,同时对农业生产提供多项政策倾斜,包括对农业用电给予大幅度优惠。各地也相继对农田基本设施进行了改造,建立、健全了配套的电力排灌系统。在政府和农业专家的指导下,专业育种、合理施肥和科学种植等现代农业概念被广泛接受,从而保证了当地的农业生产连年稳步发展。30年后的现实几乎让所有的印度人承认,这两个邦是印度推行“绿色革命”最成功的地区。
  汽车一路北行,公路变得逐渐拥挤起来。一队队满载稻谷的大卡车风驰电掣般地从我们身边疾驶而过,每辆车上的麻包都堆得像座小山,足足有四五米高。道路两侧,一座座大型粮库鳞次栉比,密度大得惊人。但即使这样,仍有大批的稻谷来不及加工入库,路旁稍大些的空场几乎都被一垛垛装满稻谷的麻包所占据。雨季已过,粮垛上只简单地苫着大块的深色塑料布,一排排、一列列,整齐得像座座军营。夹杂在公路运粮车之间的是正在忙着转场的大型收割机和拖拉机,拖拉机手满脸倦意,一眼便知他们已经连续工作了很长时间。与辛勤劳作的人们相比,路边成群的水牛倒显得十分安逸,原本该它们出力的地方,现在几乎都被各种现代化农业机械所代替,落得闲在一旁悠然自得地吃草、休息。
  在路边的一个打谷场上,记者看到不少农民正在用电动打谷机脱粒。大型拖拉机不时在场地中穿梭往返,将收割下来的稻子一车车运来,又把脱过粒的稻谷一车车送到就近的粮食加工厂做进一步加工。余下的稻秸被拉到村边,垛成一个个圆圆的稻草垛储存起来,用来喂牛或做日常生活燃料。只有留在地里的稻根似乎没有被找到用武之地,农民们便在田间点起火,将稻根烧成灰炭,充做下一季作物的底肥。于是,走不出多远,就能见到大片浓烟遮天蔽日,空气中也弥漫着浓烈呛人的焦糊味。
  (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