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4阅读
  • 0回复

宁波:党员奉献在社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03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在党旗下成长

  宁波:党员奉献在社区
  本报记者 何伟
  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如何巩固?文明社区创建走在全国前列的宁波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伴随着城区变大变高,城市社区党建也红红火火。居民楼道建起了党支部,每个党员在社区里找到了发光发热的岗位。
  “党员联络大组”
  位于城郊结合部的划船社区,渔民、农民、单位居民混居,由于部分住户卫生意识差,这里杂草丛生,终年积水。而划船社区党支部仅有20名党员,大多为退休人员,年龄大,文化水平低,心有余而力不足。1995年“七一”之际,党支部请社区内100多位组织关系在工作单位的党员议事。党员们提出,我们已在这个小区生根了,还应该开花结果。
  说到做到。不久,楼门党员联络大组成立了,他们发出倡议,号召每个党员争做创建文明小区的带头人、社会治安的排头兵、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贴心人和党的政策的宣传员。
  想居民所想,急住户所急,着力为社区居民办实事,是党员联络大组的第一任务。他们提出“三不四无”目标。“三不”是小事不出楼门,大事不出小区,小矛盾不上交。“四无”为居民区无重大刑事案件,无大的矛盾纠纷,无外来人员犯罪,无火灾和安全事故。他们每年办8件实事,为住户排忧解难,至今已持续8年。经过几年的发展,划船社区联络大组的党员人数已由过去的124名发展到247名,楼群联络员由13人发展到25人。
  “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利益,是我们社区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江东区委书记宋伟说。
  “一人一岗”
  “请给我一个岗位,让我奉献一份余热”。西门社区一位老党员的请求,打开了社区干部的工作思路。这个社区有居民6万多人,党支部26个。他们在24个居委会建立了在职和离退休党员联络站,动员居住在西门社区内但组织关系在工作单位的党员参与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此举反响强烈。党员们纷纷向社区党组织报名,并要求分配任务。3000多名居住在该社区的党员光荣“上岗”。去年,党员奉献岗参加活动人次超过5万,社区居民每天都可以看到这些戴红色“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标志的党员的身影。西门医院副院长周英芳把自家的电话向社区公开,成为社区的“医疗热线”,去年在业余时间就出诊20多次。
  西门街道寺后居委会党员奉献岗开展“爱心黄手帕”活动。他们将25条写有“爱心家园”的黄手帕发到不能使用电话求助和家中无电话的残疾人、困难老人手中。他们只要有困难,就把黄手帕挂在窗口,党员奉献岗的成员就会立即上门相助。
  一配二选三培训
  宁波针对街道社区党务干部的现状和来源,按照“一配二选三培训”的工作思路来加强班子建设。一是通过内选、机关下派、街道与乡镇交流等形式,配强配好街道领导班子,尤其是一把手。二是通过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在企业下岗职工、内退职工和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择优录用社区干部,选好社区党组织班子。三是通过培训提高街道社区干部的素质。
  不断创新党建模式,从四个层面来健全党建网络。在区一级,建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在街道一级,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把社区内影响力大、代表性强、热心社区工作的辖区单位党组织联络起来。在社区一级,建立党员工作站,由社区党组织牵头,社区内党员参加,协调组织开展群众性、公益性的社区活动。在楼群设小组长、墙门设“一代四员”(墙门代表、宣传员、调解员、安全员、卫生员)。四个层面的网络建设,形成以街道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社区全体党员为主体、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共同参与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群众有要求我们做,群众有困难我们帮,群众有意见我们改。宁波社区党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的宗旨,成为创建文明社区的坚强保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