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6阅读
  • 0回复

借得春风润溪山——婺源推广小额农贷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04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借得春风润溪山
  ——婺源推广小额农贷纪实
  本报记者 田俊荣
  有一道山环就有一汪水面,一汪水面就有一个乡村,一个乡村就有一座小桥,一座小桥就是一幅悠悠的剪影。
  这就是江西省婺源县,人称“中国最美丽的乡村”。
  2001年初夏时分,中国人民银行郑重决定,在这里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试点,取得经验后向全国推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今天,全国90%多的农村信用社已开办了小额农贷,近2亿农民获得了贷款支持。
  而在婺源,小额农贷已成为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载体。
  点燃绿色希望
  1997年冬天,婺源农民吴水根打算贷款办一个养猪场。那时贷款可不轻松,又是财产评估、又是房屋抵押,整整跑了3个月,贷款才到手,而这时猪肉的价格也一路下滑。吴水根掐指一算,竟然亏了2万元!不得已,他只好卖掉房子来还贷,还让女儿辍了学。望着女儿委屈的眼睛,吴水根暗暗对自己说:“这辈子再也不贷款了!”
  是小额农贷化开了吴水根心头的冰霜。去年,村里把他评为一等资信,还给他发了贷款证,他可以拿着贷款证、身份证和私章,随时到信用社贷款。于是,吴水根只花了1天时间就贷到了1万元钱,办起了“世纪春雷养鸡场”。他精心饲养了5000多只土鸡,去年纯收入达2万多元。今年年中,他女儿又重新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地上学去了。
  改变吴水根命运的小额农贷确实是农家的“宝贝”。
  它手续简便。农户持贷款证就可到信用社贷款,无需担保、抵押。贷款证好比一本活期存折,农户可以随用随取。
  它期限合理。打破了信用社“春放秋收冬不贷”的惯例,按照农户生产经营项目的实际周期确定贷款期限,短则几个月,长则二三年。
  它利率实惠。在现行利率的基础上优惠20%。
  它服务优质。为适应农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信用社信贷员白天深入田间地头,晚上打着手电奔走在农家院落,上门送贷收贷。统计显示,婺源县70%以上的小额农贷是通过上门服务办理的。
  小额农贷,改变了农民贷款难的局面,为农民架起了一座增收的“金桥”。
  到今年5月底,婺源县共发放小额农贷2.09亿元,3.9万户农民喜得贷款,占有贷款需求农户的91%。去年,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1元,今年仅前4个月,人均增收就达98.54元。
  发展生产、增收致富,是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小额农贷,为这一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宝贵的资金支持。
  塑造金色信用
  婺源农民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信用等级。
  信贷员和村组干部、村民代表一起,逐一评定农户的资信等级,并与贷款证上的贷款最高限额挂钩,然后张榜公布。
  评级,就是一场信用的考试。比如,凡是信誉良好,不欠信用社到期贷款,家庭不动产在5万元以上,年总收入在2万元以上的农户,就可评为一等资信,最多可贷1万元;凡在信用社有少量逾期贷款,但能按年付息,不动产在1万至3万元之间,年总收入在6000元以上的农户,可评为三等资信,最多可贷6000元;对于长期拖欠贷款不还的赖债户,家庭条件再好也不给评级。
  张榜,更是一次信用的公示。看着那大红喜报,高资信等级者心里会多一份珍惜;低资信等级者会多一份鞭策;落榜者则会多一份羞臊和自责。
  婺源农民还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信用榜样。
  县委、县政府大张旗鼓地开展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活动,信用户、信用村和信用乡镇在同等条件下贷款优先、额度放宽。县里还设立了40多万元的信用奖励基金,专门用于奖励“模范信用农户”和“模范信用干部”。
  一手抓信用激励,一手抓信用约束。渐渐地,“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文化在婺源形成了气候。今年4月,婺源出现了值得在中国金融史上大书一笔的情形:蒙蒙细雨中,全县800多户农民主动在信用社门口排起长队,交息还贷。到5月底,信用社的报表喜气洋洋:全县小额农贷的按季收息率为90%,到期收回率高达98%!
  扶持亮色产业
  不到婺源,不知道茶香。
  在赋春镇,名叫“上梅洲”的茶树一垄垄、一畦畦依山势展开,叶片肥大,肉质厚实,芽头粗壮,还带着一颗颗晶亮的露珠。这就是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有机茶。
  这是富含科技含量的“三高”农业,小额农贷一马当先,鼎力支持。去年,信用社放贷986万元,一口气发展了2.8万亩绿色有机茶基地。有了小额农贷撑腰,大鄣山有机茶的年出口量从前些年的2吨飙升到现在的800吨,占据了欧盟有机茶市场的70%,产量和出口量均居全国第一。
  江湾镇晓起村是国家级的生态旅游示范村,游人往来如织。目睹此景,离晓起村仅2公里的上坦村村民孙志华心动了。他琢磨着向信用社贷款,将村里的明清古建筑修缮一新,再建造一个生态农业板栗园,和晓起村的景点连成一片。
  这是新兴的生态旅游业,小额农贷也鼎力支持。经过一番周密的调研,江湾信用社把贷款送到了孙志华手里。如今,上坦村的旅游项目大有起色,孙志华也乐得合不拢嘴:今年5月以来,光是门票和游客吃住的收入就多达4.8万元!
  婺源县信用联社主任江传宝坦言,小额农贷不应“天女散花”,而应当“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其最大的效益。婺源的体会就是要抓住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根主线,将特色农业、“三高”农业、生态旅游业和农村流通业作为小额农贷的主攻方向,把有限的信贷资金投入到最能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项目上来。
  在婺源,小额农贷正给农民带来更多的实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