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一个崭新的社区 满眼春光满眼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08
第5版(欢庆党的十六大特刊)
专栏:

  一个崭新的社区
满眼春光满眼诗
章文
家住包头市东河区通顺社区的葛秀玲老人,说起十几年前儿子的婚事,至今心里还是闷闷的。
那时,葛大娘住的地方叫复成元巷,儿子结婚那一年,好不容易买来一条“凤凰”烟、一条“牡丹”烟,放在凉房里,准备婚宴上待客用。不曾想,一天下大雨,雨水依地势从巷子流进院里,又从院里流进大娘家的凉房里。等下班回来,两条名贵的喜烟已泡成一团。
在包头老城区生活过的人们,对葛大娘的感受都体会很深。时过境迁,葛大娘过去住的复成元巷,与附近的大文明巷、先天巷、小文明巷,已成了如今东河区通顺社区的“前身”。以前这里街巷狭窄得连辆小汽车都无法通过,刮风一天土,下雨一路泥。高高低低的平房上空是蛛网一样的电线和电视天线。平房年久失修,一遇雨天,几乎家家漏雨,盆盆罐罐甚至西瓜壳子都成了接雨的用具。
1996年5月3日,包头发生一场地震,经历了近百年风雨的老城区损失最重。东河区委书记孙桂珍说:“党和政府及时组织旧城改造,重建家园。让灾民们以每平方米650元的优惠价成了新楼房的主人。”葛大娘便是他们中的一个。
住进通顺社区的居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将新旧居住环境做对比。他们说:以前要是下雨,首先想到的是自家的小院是否会被淹;现在下雨,想到的是社区的绿色会更多一些。以前大人、小孩出行离不了的雨鞋,现在都翻出来卖给收旧货的了。以前住的小街巷全是死胡同,现在社区里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小区还建了2460平方米的中心花园,让居民休闲健身,喷泉、雕塑、凉亭、花坛、健身器材等应有尽有,社区里便民公用电话亭、垃圾箱、果皮箱、公厕等一应俱全;医疗卫生、科普、法律、再就业、消费者协会、“低保”等组织也走进了社区,使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享受到各种各样的服务。还有,社区里还经常组织居民开展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
说起变化,这里的居民们最爱用的一个词是:今非昔比。一位居民借用一位诗人的话对记者说:我们在这里诗意地栖居!(附图片)
题图:通顺社区一角。 高凌云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