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阅读
  • 0回复

与时俱进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09
第5版(欢庆党的十六大特刊)
专栏:特稿

  与时俱进
  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本报记者 郑剑 卫庶 贾立政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上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报告随着电波传遍祖国各地,全国人民深受鼓舞。参加会议的代表们认为,这是一个鼓舞民心、振奋党心的报告。许多代表纷纷表示,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十三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这一辉煌局面的形成,最重要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回顾十三年,代表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在世纪交替的这些年间,人类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冷战结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曲折发展,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矛盾错综复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随着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党的队伍状况发生重大变化,新党员大幅度增加,干部队伍新老交替不断进行。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全局的高度,着眼于党和国家的不断发展,鲜明地高举起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经过十四大和十五大,我们党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郑重地将邓小平理论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十三年来,尽管前进的道路上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风险,但我们始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实践,夺取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发展是最好的坚持,创新是最好的继承。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但今后的路具体怎么走,要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开拓。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责任。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与时俱进,理论才能万古长青,事业才能欣欣向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紧紧抓住根本问题,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没有停止实践的脚步,也没有停止理论的创新,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研究和回答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形成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的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紧紧围绕进一步弄清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而展开,而深化。
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上,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提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制定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实行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积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强调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等。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水平。
在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问题上,我们党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党的建设的新认识: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党的建设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必须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正确理解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等等。这些新认识,标志着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思想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实现升华。来自社会科学界的代表认为,十三年来,我们党围绕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实现升华的根本标志和集中体现,就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只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
在“七一”讲话和“五三一”讲话中,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全面深刻的阐述。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面对当今世界和中国发生的深刻变化,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应当如何找准自己的历史方位?如何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继续发展?这取决于我们党对时代特点和要求的准确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它紧紧扣住时代发展脉搏,赋予党的性质以鲜明的时代意义,赋予党的指导思想以鲜明的时代精神,赋予党的宗旨以鲜明的时代内涵,赋予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把党的建设同人类文明的发展趋势、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历史任务、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联系起来,为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环境和解决千头万绪的问题,打开了思路,开拓了境界,指明了方向。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来自思想理论界的代表深有感触地说,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与时俱进,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就能够充分体现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能够科学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跃出东方地平线的一轮绚丽红日,这轮红日注定要高高升起,它的美丽霞光必将照耀神州大地。(附图片)
压题照片:新华社记者 胡海昕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