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吴奇修 放弃公职进山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0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代表风采

  吴奇修 放弃公职进山村
本报记者 吴兢
党的十六大代表、湖南省涟源市茅塘镇石门村党总支书记吴奇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十六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愿用我的青春和知识,带领老百姓走上富裕之路。”
吴奇修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人生路。1987年,从北大经济系毕业的他主动放弃留京机会,毅然回湖南涟源参加家乡建设;1995年,在涟源工作8年(其中扶贫3年)、已任市计委副主任的吴奇修主动报名到位于偏僻山区的石门村去当一名村支书,而且一干就是7年多,带领群众打开山门,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7年前的石门村,一年停电300次,羊肠小道坑坑洼洼,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足500元;7年后,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8600余元,村里28家企业的产品远销40多个国家。昔日的特困村成了全省富裕村、全国文明村,还安置外村农民和下岗职工5000多人就业,修公路、建学校、架桥梁、改河道、搞有线电视,村里没向农民摊过一分钱。吴奇修因此荣获“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每个青年知识分子,只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把知识和才华献给人民,才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这是吴奇修的肺腑之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