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阅读
  • 0回复

用新的思路抓调整促发展——访党的十六大代表、中共徐州市委书记何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0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

  用新的思路抓调整促发展
——访党的十六大代表、中共徐州市委书记何权
本报记者 吴焰
走出人民大会堂,党的十六大代表、江苏省徐州市委书记何权心情非常激动,他一直在琢磨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强调的那句话:“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何权说,这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增强综合竞争能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何权认为,调整为主线,发展上水平,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的一条重要经验。徐州是老工业基地和农业大市,传统产业和产品比较多,能源和原材料工业比重大。这13年来,徐州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九五”以来,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连续登上了500亿元、600亿元、700亿元三大台阶,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发展要有新思路,调整也要有新思路。何权说,我们要始终按照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把调整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创新的过程、开放的过程,以全球经济为坐标,找准调整定位,明确调整方向,高起点推进产业创新,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真正做到与时俱进抓调整,深化调整促发展。
结合徐州实际,何权认为,推进结构调整要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全面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强化比较优势,发挥后发优势,抓住重点求突破。工业结构调整要以项目推进和大集团大企业培育为重点,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工业产业新优势。所有制结构调整要在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和影响力的基础上,继续放手发展私营个体经济,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使私营个体经济成为全市新的增长点之一,使开放型经济成为促进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进一步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局面。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