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加油”奔小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0
第8版(时代风采)
专栏:代表心声

  “加油”奔小康
本报记者 张忠
赴西藏代表团驻地采访,来自西藏隆子县斗玉村的党的十六大代表、珞巴族同胞小加油的名字引起记者好奇。一问,方知“加油”是珞巴语的音译。小加油笑着说:“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可更得加油干呐!”
小加油告诉记者,斗玉村地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长期以来,村民们一直在贫困线边缘徘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村里脱贫的步伐加快了,小加油靠着编竹器、织藏毯,在村里率先脱贫致富。
走上了致富之路的小加油没有忘记身边的贫困群众。她先后担任村里的生产队长、妇女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其间,她不仅手把手地教村民编制竹器,联系销售渠道,还想方设法为群众脱贫致富出点子、办实事,领着大伙一块干。小加油还带领村民种植苹果、桃子、花椒、大蒜、土豆等,既改善了群众生活,又增加了现金收入。当地天然虫草较多,为了让群众创收又不破坏生态资源,小加油组织劳力有序采挖,使村民收入有了明显提高。2001年,斗玉村人均纯收入达2500余元。
“党中央关心西藏,全国人民支援西藏。如今,十六大报告又为我们指明了新的奋斗目标,斗玉村人有信心通过苦干实干加巧干,早日过上小康日子!”小加油代表满怀信心地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