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收入提高 生活改善 消费升级 贫困减少 农民进入建设小康生活新阶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0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收入提高 生活改善 消费升级 贫困减少
农民进入建设小康生活新阶段
本报讯记者 朱剑红报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民进入了建设小康生活的新阶段。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收入水平由过去仅以百元计量提高到要以千元甚至几千元计量。农民生活明显改善,消费结构升级,农村贫困人口迅速大量减少。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包括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等。这些措施的落实到位,促进了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据国家统计局统计,1989年—2001年,农民收入由601.5元提高到2366.4元,增长近3倍,年均增长12.1%。现金收入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大大提高了农民的购买力和改善生活的能。2001年农民的人均现金纯收入从1989年的426元,提高到1748元;现金纯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达73.9%,比1989年提高了3.1个百分点。
  农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2001年农民生活消费支出1741.1元,比1989年提高了1205.7元,增长了2.3倍;食品消费支出人均832元,比1989年提高了539元,增长1.8倍;恩格尔系数也进一步下降为47.8%,比1989年降低了7个百分点。
  消费结构升级。1989年农民的生活消费结构是“一吃二穿三住”满足生存需求的特性明显。进入建设小康阶段后,农民的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吃、穿、住等生存性消费支出所占比重明显下降,用于自身发展和享受生活的消费支出比重增加。
  耐用消费品消费有较大幅度增长。2001年,农民平均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54.4台,电冰箱13.6台,洗衣机29.9台,电风扇129.4台。电话、移动电话、空调、电脑等也进入了农民家庭。
  居住条件改善。2001年农民人均住房面积为25.7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8.5平方米,增长49.4%。其中:砖木结构的住房13.8平方米,比1989年增加了4.5平方米,增长48.4%。
  农村贫困人口迅速大量减少。2001年,农村贫困人口29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为3.2%,与1989年相比,贫困人口减少了73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60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8.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0.7个百分点。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