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精神在成长——评电视剧《春天花会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0
第12版(文艺专页)
专栏:

  精神在成长
——评电视剧《春天花会开》
彭加瑾
看到《春天花会开》这个剧名,我们立刻便会想到这是一种比喻。艺术家很可能借着这一自然现象来指涉社会现象,传达时代进步的信息,从而给我们信心和鼓舞。然而,这种比喻也存在一种危险性,那就是如果过于直白与简单便容易让人感到这只是一种直奔主题的图解,从而失去了艺术的涵盖、韵味、曲折的美。但看完作品之后,这种情况没有出现。这固然与作品质朴、平实的风格有关,它让我们感到真实、可信。
  这是一部“下岗再就业”题材的作品,却没有拘泥于演绎下岗之苦、就业之难以此来告诉我们如何克服困难、重新就业,相反,它借助“下岗再就业”这一题材为载体,将镜头伸入到了人的内心世界,写出了人的精神的变化与成长。张会来和任雨是全剧最为闪亮和最具新意的人物。任雨性格豪爽,颇具才华;张会来虽然自觉处处比不上她,但并没有放弃热烈的追求。最后,任雨爱上了别人,张会来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单身汉”。可任雨并没有因为会来的痴心追求而歧视他,相反,她看到了会来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激发出了一种可贵的“上进心”,分手之际,她吻了他。在这段感情经历中,会来也变得更真诚、更成熟,更懂得如何跟随时代前进,并力求走到时代的前列去。刘卫星的情感经历更为曲折,他需要一个妻子,但又不能放弃相濡以沫的特殊之家。如果说他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坚守传统的优良道德,那么如何去追求新的幸福则是对他新的考验。他终于还是迈出了艰难的步伐,向陈玉华表白了自己的爱,背负了大半辈子的大男子主义,终于在新的时代风尚中被化解了。张会来与刘卫星师徒二人是作品的主人公,一个代表着传统观念,一个代表着时代风尚,年长的能在坚守传统的同时追随时代的步伐;年轻的能在不断进取的同时日趋成熟。新老两代都能如此,那么,我们便有理由相信,尽管在作品结束时,张会来依然还是个单身汉,师徒二人又面临着转行的考验,但他们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