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一家航空公司 改革送我上蓝天——访十六大代表、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1
第5版(欢庆党的十六大特刊)
专栏:从一说起看巨变

一家航空公司
改革送我上蓝天
——访十六大代表、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
本报记者 田俊荣
就在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第一架拥有互动式电视的波音767豪华客机落户中国,它的主人名叫海南航空。
这个空中新锐不可小觑。今天,它已拥有75架飞机,开通了国内70多个城市的480多条航线,为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
可就在9年前,海航成立之初只有1000万元的家当,连一只飞机翅膀都买不起。十六大代表、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向记者透露了海航快速成长的“奥秘”。
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开展了股份制试点,机遇开始向海航招手。1993年,海航3个月募集股本2.5亿元,成为全国第一家股份制航空公司。海航凭借这2.5亿元股本,从交通银行贷款6800多万美元,购买了两架飞机,又向美国的租赁公司租了两架飞机,初具雏形。
1994年,我国允许外资进入民航业。海航人大喜过望,十下华尔街,向美国的投资商一遍遍地讲述他们艰苦创业的故事。结果,索罗斯和查特基两大基金共同投资2500万美元参股海航。海航成为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航空公司。
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海航对照这一要求,彻底转换了自己的经营机制。拿管理来说,公司白纸黑字规定,每人每月的办公用品使用额度不许超过26元,超出者自掏腰包。曾有一位飞行员,在飞机正要启动时,见地面人员示意让他捎件东西,就停止滑动,拉开驾驶窗门去拿东西。事后,海航让飞行员停飞,去当搬运工。理由是:这么做虽不直接危及飞行安全,但违反了操作程序,每一个程序都应当不折不扣地完成,决不允许搞半点变通。
党的十五大还提出要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枕戈待旦的海航又抓住这一契机,在两年内先后重组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山西航空,控股美兰机场,好戏连台,一气呵成。海航的总资产一举飙升至200多亿元人民币,拥有员工1万多人。
“海航的成长是中国发展的缩影,海航的成长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借着改革的东风,海航才能青云直上,创造奇迹!”陈峰感慨地说。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