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百姓含笑表露心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1
第6版(庄严使命)
专栏:现场报道

  百姓含笑表露心声
  本报记者 宣宇才
  “十六大开幕的电视实况转播我从头看到尾,江泽民同志讲到‘特别要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并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生活条件’时,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昆明纸箱厂下岗再就业女职工车惠萍说,“前几年,企业停产,爱人病逝,我的生活陷入困境。这时,市区工会、民政部门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给了救济金,还给子女办了就学优惠证。如今,我儿子上了清华大学,我在市总工会帮助下也重新找到了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让我们重新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昆明市“下岗职工模范带头人”张峰屹告诉记者,江泽民同志指出,不论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这对我们这些曾经下岗失业、现在从事平凡岗位工作的人来说,是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我们一定要自强、自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自己的奉献。
  岩依是盘龙江西岸“老米香茶”餐厅的服务员,他说:“‘与时俱进’一词对我启发最深。3年前我到珠海帮人修车,1999年回到昆明。我回来的理由很简单: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沿海地区和昆明的差距也将不断缩小,我的收入肯定会不断增加。将来昆明到思茅的‘国际大通道’修好后,思茅就可能成为面向东南亚的经济前沿城市,那时我打算回家乡另谋发展。”
  云南师范大学数学学院99级学生程教海感慨地说:“13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我们身边的变化也显而易见。比如,国家助学工程让像我一样的贫困生圆了大学梦。江泽民同志的报告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对新世纪的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