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两个战略 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基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1
第6版(庄严使命)
专栏:特稿⑥

  两个战略 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基石
  本报记者 杨健 白剑峰
  仿佛春风滋润万物,犹如征程又闻鼙鼓。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阐述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等重要思想,在十六大代表中激起热烈反响。
  代表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举世瞩目。然而,怎样在新世纪继续保持这一良好发展态势?江泽民同志报告中的这些精辟阐述,站在历史和时代高度,充分阐明了党中央确立的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战略的重要意义,奠定了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基石。
  科教兴国:提高素质增强国力
  1996年3月,《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科技进步,优先发展教育,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相互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两项基本战略,从此正式写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之中。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企业竞争、产业竞争、综合国力竞争,集中表现为科技的竞争。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学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
  路甬祥代表说,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科技事业面临着改革与发展的双重要求,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任务同样艰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
  科技体制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建立高效运作的技术开发体系和充满活力的科学研究体系,而首当其冲的是明确科研机构的定位,实现科研力量的重新布局。199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启动了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不断选择和明确科技目标,提高科研实力;376家大型科研院所向企业化转制,科研开发投入进一步加大,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推动科技进步,首先要营造有利于科技发展的外部环境。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改变了过去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金融支持的状况,大批科技型创业企业应运而生;完善中介服务机构体系,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信息咨询和经营管理,700多个生产力促进中心和465个孵化器成为科技产业健康成长的摇篮;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种种优惠政策,催生着年轻的科技企业由小变大,从弱到强。
  为增强科技发展的内在动力,国家在增加科技投入的同时,调整了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政策;技术入股,高科技企业期权改革试点,兑现各项奖励政策,保障了科技人员创造性劳动的经济价值实现;增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体现了全社会对知识和人才的高度尊重……
徐冠华代表说,经过10多年的努力,一整套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化的体制与机制基本成型,我国整体科技实力居于发展中国家前列,部分重点和关键领域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实现现代化,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陈至立代表说,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国力的长盛不衰最终取决于高素质的国民。13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把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稳步推进,新的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制度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高考制度改革迈开探索性的步伐,增加了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分量,推动了学校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密切结合。
  大力普及全民教育。到2000年,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目标。全国各级各类学校中的少数民族在校生总数达到了1949万人,比1988年增长了40%。信息技术的进步,为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全新的手段,相隔千里的城乡孩子共同接受高质量的教育已不再是梦想。
  大力倡导终身教育。职业教育迅猛发展,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课程设计13年里让4500多万毕业生学有所用;继续教育方兴未艾,各种专业技术培训吸引了数以千万计的“大龄”学生。需要学习的不只是学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对1000万名教师开展全员培训,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
  科教兴,国运兴。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综合国力的提升积蓄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之路
  在黑龙江伊春市,有一片郁郁葱葱的“马永顺林”,这是一位“伐木英雄”在垂暮之年栽下的。林业工人马永顺一生伐木3万多棵,获得奖状和勋章无数,这曾是他最大的骄傲。可是,到了晚年,望着门前的荒山秃岭,他涌起了一种负疚感。于是,他开始偿还“绿债”,成为新时期的“植树英雄”。如今,我国大多数林业工人都与马永顺一样,放下油锯和斧头,走进了造林护林的行列。
  从“乱砍滥伐”到“封山育林”,从“毁林开荒”到“退耕还林”,这不仅是我国林业发展模式的重大跨越,也是我国坚定不移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史见证,标志着我国走上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解振华代表说,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人来说,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为了吃饭,人们围湖造田、盲目垦荒,破坏了生态平衡;为了工业化,人们把“机器轰鸣”、“烟囱林立”视为繁荣的象征,忽视了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然而,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环境污染趋势加剧,生态不断恶化,制约着经济发展,威胁着群众健康。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行动议程》。包括中国在内的与会各国一致承诺:把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作为未来的长期共同的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这是全世界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审视后得出的深刻认识。
  1994年3月,我国在世界上率先颁布了国家级《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并陆续出台了《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等一系列纲领性文件,把可持续发展战略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长远规划。
  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决定着中国未来的命运。2001年,江泽民同志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生存发展大计出发,高屋建瓴地指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
  从绿色奥运到南水北调,从西部大开发到绿色青藏铁路,人们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理念: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统筹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为控制人口增长、改善生态状况、遏制环境污染作出了不懈努力。
  人口增长得到控制。自1982年以来,我国一直实行严格的人口控制政策,使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减轻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20年间,我国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上百年才走完的路,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由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低生育水平国家行列。20年来,全国累计少出生人口近3亿。
  环境污染得到治理。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九五”期间,全国环境污染治理共投资3600亿元,占GDP的0.93%,比“八五”期间增加了2300亿元。目前,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进一步控制,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得到巩固,重点治理工程取得一定进展。到2001年底,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已达22个。
  生态安全得到加强。我国高度重视国家生态安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先后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等,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九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5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6.55%。到2001年底,全国自然保护区达1551个,总面积为12989万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2.9%,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环保”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绿色”正成为五彩缤纷的现代中国最时尚的色彩。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是十六大报告确定的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航向已经指明,目标已经明确。参加十六大的代表们纷纷表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天将更蓝,水将更清,山将更绿,人民的生活将更美好。(附图片)
  题图:泰州新景 骆忠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