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奶牛村的喜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1
第6版(庄严使命)
专栏:

  奶牛村的喜悦
  本报记者 吴坤胜
  初冬塞外,艳阳高照。在喜庆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日子里,记者来到了呼和浩特市郊区西把栅乡合林村。走进村党支部书记阎维智的家时,老阎正在收音机旁收听十六大的实况转播。阎维智是远近闻名的奶牛大户,在他和村班子的领导下,合林村大力发展奶牛业,村里人均年收入达到7000多元,还盖起了小学,解决了孩子们上学不便的难题。
  记者来到村办的奶牛养殖小区,只见清一色的砖瓦建筑,除了农户居住的房子外,还有用于圈养的牛舍、青贮窖。紧靠小区门口一家的主人名叫李怀禄,家中有4个劳动力,养11头牛,还种52亩地。谈起家里的收入,李怀禄老人笑而不答,只是一再感谢村干部。原来,看到许多农户居住的房子又小又窄,在村里养牛也很不卫生,村委会决定在村西头盖起奶牛养殖小区,让奶牛大户把家搬到小区居住,此举得到了农户的欢迎。李怀禄就是首批搬来小区的农户之一。曾当过村党支部书记多年的李怀禄老人说:“接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后,村干部的作风扎实多了,百姓在生产和生活上有什么难题,他们都想办法帮助解决。”阎维智接过话茬说:“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的理解,只有发展才能达到小康。国家是这样,我们合林村也是这样,况且我们村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村里将再建一个奶牛养殖小区,让更多的农户搬到小区来住,多养奶牛。同时,推广优质青草,明年种植1000多亩,解决奶牛的饲料问题。全村争取短时间内达到人均养5头奶牛的目标。”
  离开合林村,已是夕阳西下,炊烟袅袅。记者深信:在党的十六大精神指引下,大青山脚下这个普通小村庄的农民,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