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我国城市化水平十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1
第9版(国民经济)
专栏:

  我国城市化水平十年提高10个百分点
  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本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城市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市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1990年到2001年11年期间,我国地级城市数量由188个增加到269个,市区非农业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由31个增加到41个。城市覆盖的面积达408.9万平方公里,比1990年增加了219.2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比重由1990年的20%增加到42.6%。2001年市镇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达37.7%,比1990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已成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据公安部2001年统计,全国城市共吸纳了暂住人口4744.3万人,占城市总人口的8.5%。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城市带进一步发展壮大。较具规模的有以北京、天津、大连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以上海、苏州、无锡、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城市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这些城市群城市化水平较高,经济发达,城市配套设施齐全,是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的动力源。
  在城市化水平提高的同时,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明显改善。2001年,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国内生产总值(不包括市辖县,下同)由1990年的6708亿元,增加到55057亿元,增长3.9倍,年均增长达15.5%。1990年我国市辖区国内生产总值超过200亿元的城市有北京、天津、上海和广州4个,到2001年达到了45个,其中9个城市超1000亿元。2001年全部城市市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8322.9元,是1990年的4.8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倍。199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万元的城市仅有4个,2001年达到164个,其中超2万元的城市有58个。城市经济结构得到了调整,2001年城市第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为2630.7亿元、27432.3亿元和24993.9亿元,分别比1990年增长3.5倍、4倍和6.7倍。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重由1990年的6.6∶60.4∶33调整为2001年的4.8∶49.8∶45.4。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