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阅读
  • 0回复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刘锦云、王玉珍代表共话文化建设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4
第6版(庄严使命)
专栏:议报告 谈体会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刘锦云、王玉珍代表共话文化建设
本报记者 张忠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来自首都文艺界的两位十六大代表怀着强烈共鸣,就此话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刘锦云代表说,在党的文艺思想和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年代,都产生了一批又一批体现民族精神、讴歌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文学艺术产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文化产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刘锦云说:“文化产品的主题和质量是其能否产生广泛吸引力和感召力的基础。北京人艺将以报告精神为指南,继承人艺的光荣传统,不断提高剧目质量,锤炼磨砺精品力作。”
  “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作为文艺界的一名代表,我深感责任重大。”北京京剧院院长王玉珍代表介绍说,近年来,北京京剧院集中主力阵容,排练上演了以《风雨同仁堂》、《蔡文姬》等为代表的弘扬民族精神的优秀剧目,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佳绩。“就拿《风雨同仁堂》来说,不仅获得了第二届中国京剧节金奖、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还获得百场演出奖,票房收入超过百万。”
  “我们将在传统深厚的京剧领域里不断探索、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为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出好戏、出人才。”王玉珍对完成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光荣任务充满信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