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各地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报告精神表示 弘扬民族精神 共创美好未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4
第1版(要闻)
专栏:

  各地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报告精神表示
弘扬民族精神 共创美好未来
  本报北京11月13日讯 综合本报驻各地记者消息:连日来,神州大地处处涌动着庆祝十六大胜利召开和认真学习领会十六大报告精神的热潮。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关于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论述非常重要,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我们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动力和灵魂。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按照十六大报告的要求,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民族精神永远是中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民族精神。”延安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社年畅谈了发扬延安精神与弘扬民族精神的关系。他说,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构成了延安精神的基本特质。延安儿女一定要按照十六大报告的要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让民族精神代代相传,让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在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所在地——重庆市沙坪坝区,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弘扬红岩精神,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展开了热烈讨论。区委书记魏益章说,红岩精神,是半个多世纪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精神支柱。沙坪坝区近年来开展了以“红岩精神照千秋,众志成城建名区”为主题的系列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我们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弘扬红岩精神的有效形式和载体,与时俱进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红岩精神永远闪耀时代的光芒。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展示着我们民族的品格和风貌,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湖南省委副书记文选德说,1998年,在百年不遇的洪魔面前,湖南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日夜奋战,取得了抗洪斗争的胜利,并形成了伟大的抗洪精神。我们一定要按照十六大报告的要求,把弘扬包括抗洪精神在内的民族精神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之化为湖南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巨大精神动力。
  曲阜师范大学师生在学习讨论中认为,江泽民同志的十六大报告把民族精神提到“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这样高的地位,意义非常深远。校党委副书记刘新生认为,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更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赋予民族精神新的内涵。大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高级阶段,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大学生,使他们成为始终保持昂扬锐气和蓬勃朝气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进入新的世纪,能否结合现代化建设新的实际,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能否实现。”北京市文化局局长张和平说,培育民族精神要有载体,这个载体就是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就是代表先进文化的优秀作品。北京近年来以“建首善、创一流”为目标,着力构筑先进文化的战略高地。
  过去5年,在中宣部“五个一工程”作品评选中,北京市连续三届“满堂红”。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应该为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出更大的贡献。
  连日来,浙江省直机关干部纷纷座谈交流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省文化厅厅长沈才土说,报告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经济发展不能没有文化支撑。近13年来,浙江经济增幅能够在沿海省市持续领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省委、省政府在推进经济建设的进程中,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当前,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先进文化的当务之急是,探索建立一种机制,多出精品力作,用优秀的文艺作品、影视作品、戏剧作品,弘扬民族精神,切实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上海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同志说,在新世纪新阶段,上海的精神文明建设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极为重要的任务。市文明办主任许德明说,我们要按照十六大报告的要求,积极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思想道德体系,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从细微处入手,不断提高市民素质,提高上海的城市文明程度。
  连日来,云南省宣传思想战线掀起学习十六大报告高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晏友琼说,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是新世纪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云南省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切实把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江苏辉煌太阳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延文说,在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赋予民族精神新内涵显得更为迫切,尤其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这是我们在发展道路上必须时刻牢记的道理。1997年3月辉煌公司创办时净资产只有107万元,短短5年,现在净资产已近3000万元。创业离不开艰苦奋斗的精神,离不开机制和技术创新。
  正在全面实施“农村牧区小康文化工程”建设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凤山对记者说:“鄂尔多斯卓有成效的文化建设,营造了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文化是魂,经济是根’,‘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鄂尔多斯文化迅速发展的动力。”
  在最近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的河北省廊坊市,市文明办副主任赵贺鹏说,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一如既往地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先进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动员全市人民奋发图强,把廊坊建成人居环境优美、经济科技发达、社会安定和谐、具有吸引力的现代文明城市。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青藏铁路指挥部总指挥长卢春房说:铁路建设者克服高寒缺氧,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不利因素,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革命精神,奋战雪域高原,使青藏铁路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党的十六大报告给建设者们送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们决心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书写在世界屋脊。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