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阅读
  • 0回复

与时俱进看昆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4
第2版(要闻)
专栏:

  与时俱进看昆山
  本报记者 徐冲
  10年来,国家级开发区——江苏省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合同利用外资60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创造了日均引资1000万美元的奇迹,现在已形成年产约1500万台笔记本电脑、1000万台手机、1000万台数码相机的生产能力。
  在昆山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10周年之际,记者来到昆山探秘。
  在不断创新中与时俱进
  昆山盛产“第一”。
  1992年8月,国务院批准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进入国家级开发区序列,这在全国2000多个县(市)中是第一例。随后,全国第一个出口加工区、江苏省第一块土地批租、江苏省县(市)中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和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江苏省第一家陆路口岸通关点……都诞生在昆山。
  面对众多的“第一”,昆山市委书记张雷的评价是:“其实质是创新,每次‘第一’的获得,都大大推进了昆山的发展。”
  昆山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宣炳龙特别介绍了开发区内的出口加工区,他说:“这也是昆山人审时度势、因势创新的结果。”1997年,昆山市委、市政府和开发区思考着怎样把国际上的一些IT企业引到开发区来,提升开发区的产业档次。但难题是:昆山当时的通关速度不尽如人意。新产品出来后,得经过数周乃至数月才能送到国际客户手中。经过多方调研,在中央8个部委支持下,历时近3年,我国第一家出口加工区于2000年10月8日在昆山建成,享受“境内关外”的特殊政策。此举一出,当年就吸引了20多家IT企业进区,投资10多亿美元。
  鼓励办外商独资企业,也是昆山开发区的一大创举。当时,合资企业基本上由中方控股。但是,管理层中的中外双方都不太熟悉对方的管理理念,无法形成合力。昆山首开先例,鼓励创办外商独资企业。结果,企业效益上去了,税收增加了,员工收入也提高了。
  在诸如此类的创举中,昆山开发区变成了一块制度创新的沃土、科技创新的乐园。
  在学习与继承中与时俱进
  善于站在“巨人”的肩上,是“昆山之路”的又一特色内涵。
  在昆山的历史上,两个关键点人们不会忘记:一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吸收“三线”工业和上海工业为特点,创办自费开发区,昆山工业实现“从无到有”;二是在20世纪90年代,大胆吸收外资,昆山工业技术和产品档次实现“由低到高”。
  “这是两次‘借梯上楼’。”一名研究开发区发展史的昆山干部这样评价说。这也可称之为“横向学习”。因为,当时昆山是个不折不扣的商品粮县,工业方面“一穷二白”,“学习”的成分多于“联合”的成分。正是这两次“横向学习”,使昆山工业一开始就起点较高、方向较明、弯路较少、速度较快、效益较好。
  除了“横向学习”外,“纵向继承”也为昆山人津津乐道。
  从自费开发区算起,18年来,昆山先后换了7任市(县)委书记、7届市(县)长,平均约2.5年一届。然而,干部换了,“指挥棒”的方向始终没有变,一任接一任猛跑。“一个书记一条路,一位市长一个谱”的现象,在昆山没有出现。
  在协调发展中与时俱进
  协调产生美,产生合力。昆山能与时俱进,得益于协调共进之功。
  昆山开发区是一块“高地”,但绝不是一块“飞地”、“孤地”,它与昆山的15个镇融为一体,协调共进。目前,在15个镇建设了15个上下游配套的工业小区。有人把昆山开发区比喻为一只大老虎,把15个配套小区比喻为15只小老虎。正是这一“虎群”,在荒山野岭间开拓出了一条“昆山之路”。记者在昆山各镇采访,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要以开发区为“龙头”。原来,他们尝到了紧跟“龙头”的甜头。据统计,开发区每引进1家外资企业,就带动约5家民营企业为其配套,技术与产品的档次也大大提高。外商一见配套产业这么齐全,投资更踊跃了。
  记者每到一镇,书记、镇长们都向我们推销一个词:无缝对接。开发区附近的玉山、周市、张浦、陆家等镇自不待说,相距较远的正仪、花桥两镇,也乐道于无缝对接。原来,正仪镇西接苏州工业园区,花桥镇东接上海安亭镇,他们把“无缝对接、协调共进”的精神发扬到了苏州和上海。
  除了区域战略上的无缝对接外,协调发展的思路和行动还随处可见。在有些镇,镇党委、政府逐村逐家摸底,哪家还有劳动力没进厂当工人的,负责推荐,以增加农民收入。条件稍好的镇还实行了医保、劳保等社会保障措施。
  在纪念昆山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级开发区10周年的研讨会上,张雷代表昆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这样的理念:“昆山就是开发区,开发区就是昆山。”乍听有点绕口,可是越品越有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