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阅读
  • 0回复

农业将获得快速发展——三位十六大代表话农业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4
第4版(要闻)
专栏:

  农业将获得快速发展
——三位十六大代表话农业
本报记者 孟扬 王淑军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符合国情民意,振奋人心。连日来,“全面小康”一直是代表们最热门的话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丰富,任务艰巨,农业、农村、农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谈成就话未来,很多代表的目光投向了广阔的田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在农村
十六大报告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在代表中引起强烈共鸣。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委书记郑小明代表说,繁荣农村经济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密不可分。因为,我国12亿多人口,8亿在农村,农民安居乐业了,才能充分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贯彻落实;农民生活实现小康了,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也就有了根本的保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大局,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他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在西部,西部的关键又在农村。目前,西部农村的核心问题是农民收入低且不稳定。西部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着眼点是,采取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小城镇的路子。因地制宜,搞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城镇化建设,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创造条件使农民从土地上转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是丰富的,但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建设重点和内容。
推进农业产业化
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才能增强农业的竞争能力,进一步解决农民增收缓慢等问题。
重庆九龙坡区九龙镇大堰村党支部书记陈大金代表,1980年当大队长,1989年任村支书。该村1989年还是一个年人均收入不到200元的穷村,到去年发展成年人均收入达6000元的小康村,他是这一变化的见证者和引路人。回顾走过的道路,他深感十六大报告有关繁荣农村经济的论述切中要害,为实现农村全面小康指明了方向。
他谈到,在带领该村致富发展的过程中,认识到农民要生存,单纯靠天、靠土地是不行的,成本高、收入低,难以走出困境。从办乡镇企业开始,走农村产业化的路,利用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优势,招商引资,形成了一个成规模的村域工业园,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又建成7万平方米的工业区,引进13个公司企业入园,势头很好。他们通过工业化,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小康,同时完成了城镇化的过程,完成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
陈大金代表认为,发展农村经济一定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找准自己的路子,同时要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可以搞工业的,就搞;不能要下决心,搞现代农业”。他说,报告中“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提得非常好。
加快增收致富步伐
只有广大农民富起来了,才能说中国真正富起来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保护农民利益,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让农民真正富起来。代表们认为,各级党和政府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指导,推进富民工程,帮助引导农民增加收入。
吉林省白城市委书记刘润璞代表说,吉林省白城市从1999年开始实施万元田(棚)工程,3年多的实践证明,万元田(棚)对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精品效益农业、避灾农业,推广农业科技,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载体。据统计,到2001年底,万元田(棚)工程用13%的耕地创造的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56%。到今年上半年,全市万元田(棚)总户数已达11万户,万元田(棚)户占农户总数的40.6%,累计实现纯收入17.14亿元。
他说,今后,我们将继续把发展“万元田(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建设项目。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落实责任,确保既定目标的实现;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使万元田(棚)向专业化、基地化、区域化发展;不断增加科技含量,使万元田(棚)品位得到提升。几年来,全市已引进新品种、新项目800多个。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畅通了农产品销售渠道。各地成立了市场信息机构,广泛收集信息,并以简报、传单等形式传到万元田(棚)户手中,各种中介组织、种养协会也为万元田(棚)产品拓宽了销售市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