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增长速度领先 综合国力上升 中国经济发展世界瞩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4
第9版(综合)
专栏:

  增长速度领先 综合国力上升
中国经济发展世界瞩目
  本报讯 记者朱剑红报道: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态势,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从1989年至2001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9.3%,大大领先于世界3.2%、发达国家2.7%以及发展中国家5.2%的速度,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1989年以后,由于我国的币值稳定,按美元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一直呈稳定增长之势,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也明显加大,从1989年的2.2%上升到2001年的3.7%。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资料表明,到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跃升到世界第6位。
  随着经济总量的扩大,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人均GNP(国民生产总值)水平也提升较快。按照世界银行的三年平均汇率方法计算,1978年我国的人均GNP只有190美元,1999年达到780美元,由低收入国家首次跨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2000年已升至840美元。在世界银行计算的207个国家和地区中的人均GNP排名也从1978年的第194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141位。
  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的位次逐年上升,跃居世界领先地位。到2001年,农产品中谷物、棉花、油菜籽、水果、蔬菜、肉类、蛋类、鱼类等产量列世界第1位;羊毛、茶叶产量居世界第2位;麻类产量居世界第3位;大豆产量居世界第4位;甘蔗产量仅次于巴西和印度,居世界第3位。工业产品位次提升更快,1989时钢产量还仅位于第4位,化肥产量居第3位,2000年已升至第1位;发电量从第4位升至第2位;糖产量从第6位升至第3位;原油产量保持世界第5位。我国大多数农产品人均产量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略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一些工业产品,如钢、煤、水泥和化肥等人均产量已基本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但发电量、原油和汽车等人均产量,与世界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1年的5097.7亿美元,增长了近25倍,占世界的比重从1978年的1.5%,上升到1989年的3.7%,2001年达到4%。在世界上的排位,1978年为第25位,1989年上升到第14位,2001年仅次于美国、德国、日本、法国和英国,列第6位。中国服务贸易额也增长很快,在世界上的位次大大提高。从1989年到2001年,服务贸易出口额从65亿美元增加到310亿美元,从世界第23位上升到第11位。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2001年外商直接投资达469亿美元,是1989年的14倍。近几年来,中国利用外资总额一直列发展中国家首位。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食物消费水平提高较快。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1989年我国居民平均每天摄取的食物热值、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分别为2642大卡、64克和50克,均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999年三项指标分别提高15%、30%和64%,达到3038大卡、83克和82克,全部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的差距大大缩小。此外,2000年,我国文盲率从1989年的15.9%下降为6.7%,低于同期世界平均24.9%的水平。2000年我国人口平均期望寿命已达到71.4岁,高于世界平均期望寿命67岁;1999年我国婴儿死亡率为33.2‰,低于54.5‰的世界平均水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