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土地市场各项制度建设趋于规范和完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4
第9版(综合)
专栏: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土地市场各项制度建设趋于规范和完善
本报讯 记者夏珺报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87年11月,中央确定在深圳等地进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试点,长期以来无偿、无限期、无流动的土地划拨制度开始向以市场手段合理配置的土地使用新制度转变,拉开了我国土地使用制度大变革的序幕。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巩固了土地公有制,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完善。城镇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明确了国有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之间是租赁关系,土地所有者通过收取土地有偿使用费等,使其所有权在经济上得到实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308个市、县建立了收购储备制度,1198个市、县建立了土地有形市场,1142个市、县建立了信息发布制度。土地市场各项制度建设正趋于规范和完善,土地市场管理的“阳光行政”正在全国范围迅速铺开。
  建立了用地的自我约束和依法流动机制,促进了节约用地、合理用地。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和出租,运用土地价格、地租等经济杠杆直接影响用地者的经济利益,有力地促进了土地的合理流动,缓解了城镇用地的紧张状况,减少了对城郊耕地的占用。由此产生了诸如工厂外迁,利用级差地租进行旧城改造等新做法、新经验。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还促进了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和产业升级。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至2001年底,原国家土地局、国土资源部直接为240多家国有改制企业处置土地资产9.7万多宗,涉及面积17.42万多公顷,显化土地资产1600亿元。近年来,纺织企业压锭重组、破产企业职工安置和企业债转股等,都充分有效地运用了土地资产政策。
  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对推进城镇化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土地有偿使用,显化土地资产价值,为城市建设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金保障。据统计,到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收取土地出让金6000亿元,促进了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功能、吸纳外来人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