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阅读
  • 0回复

家里不留“救命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5
第5版(欢庆党的十六大特刊)
专栏:从身边看变化今日谈征文

  家里不留“救命粮”
北京 王峰
爷爷对粮食格外珍惜。别的事情老人家还放点手,一到收种季节,无论事情大小,他一定得亲自过问,地犁多深,肥施多少,种播几多,啥时锄草,一样一样都有标准。爷爷立了两条老规矩:每年至少要种几亩小麦,每年要存足下年够吃的粮。爷爷嘴边常挂着的一句话就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前几年,粮食年年有余,陈麦子也就年年都要搬出来晾晒,而且年年吃往年的“陈粮”。我和弟弟一直嘀咕,多余的粮不如卖给粮库,可爷爷就是不同意。后来眼见收成越来越好,国家的政策也越来越稳定,爷爷也就松了口。不过,仍坚持家里还要留些“救命粮”。
去年有一阵子阴雨连绵,刚收下的小麦全都长了芽,只好扔掉。可家里一顿饭也没少,买来吃的小麦不仅价格不贵,质量还好,屋子里也难得宽敞了一次。今春播种时,爷爷竟态度大变,主动说少种点小麦吧,多留些田种点花生烟草什么的。夏收后,交过公粮,只留了部分口粮。爷爷说:全卖给国家粮库,甭自己存了,让政府存吧,我以后可要年年吃新粮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