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中国电视文化的重要创新——评电视理论片《东方之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7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

  中国电视文化的重要创新
——评电视理论片《东方之光》
仲呈祥
六集电视理论片《东方之光——“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无疑是理论宣传上一次成功的创新。但我作为一名电视工作者,感触尤深的是它在中国电视文化建设上的重要创新。
  电视这种先进的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现代化传媒,与新闻结缘,产生电视新闻,以其迅捷、具象而令源远流长的报刊新闻刮目相看;与艺术结缘,产生电视艺术,又因其送达亿万寻常民众家庭而令剧场、影院、博物馆失去了不少观众。电视与理论结缘而产生的电视理论片,这在当今中国的电视文化建设中,是填补空白的重要创新。它需要胆识、学识与才气,需要政治智慧、思辨才华与审美能力,从而才能游刃有度地把先进的电视传媒与科学理论相结合、把思想创新与艺术创新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思维与形象的审美思维相结合。
  《东方之光》正实现了上述结合。它为有中国特色的电视理论片,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在这部作品里,精美的电视画面与神采飞扬的解说声音,相得益彰,互补生辉。电视画面作为一种空间艺术,通过蒙太奇连缀起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神经,解说声音作为一种时间艺术,是一首哲理诗、史诗,作用于观众的听觉神经。两者都循着共同的理论题旨、共同的历史逻辑、共同的文化内蕴、共同的审美意境和共同的叙述韵律相互强化,达到了相当完美和谐的统一。画面不是简单的图解,而是解说的补充和延伸;解说不是自外于画面的抽象思辨,而是画面的画龙点睛。《东方之光》的思想穿透力与艺术感染力,盖源于此。
  以宣传创新呼应理论创新,这种创新颇具难度,而该片令人耳目一新,心智顿开。21世纪,乃是科学理论思维与审美艺术思维结缘互补的世纪。如果说,科学理论思维靠理性逻辑建构起通向真理的坦途,那么,审美艺术思维则以感性直觉营造出通向真理的氛围。科学理论思维主智商,而审美艺术思维主情商。缺乏理论智慧的情感,难以升华到完美和谐的审美意境;没有激情的理性智慧,也难以闪烁出耀眼的创新火花。理论思维与艺术思维互逆互动、互补互益,在高级形态上走向融汇、整合。于理论,会获得创新的雨露;于艺术,则注入了理性的张力。
  这是人类当代生活中最具人文意义、最显人文深度、最富人文色彩的思维现象。惟其如此,该片不仅成功地为人们从理智上进一步深刻领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的伟大真理营造了艺术氛围,而且为中国特色的电视理论片的存在形式别开了新生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该片不妨可以看作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新催生孕育出的一次成功的宣传创新和文化创新。
  《东方之光》是宣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象教材,也是中国简明思想史的一部形象教材。它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具有颇高的理论品格和文化品位,是一部入目、入耳、入脑、入神的电视文化精品。它在当代中国电视文化发展史上,占有一席重要位置。不仅应当在电视台的黄金时段里播放,而且应该发行到工厂、农村、机关、部队和各类学校。我们有理由相信,广大观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都会从中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和丰富的审美享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