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热情呼唤公民道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7
第8版(大地·评论)
专栏:新作鉴赏

热情呼唤公民道德
  孙豹隐
  马克思曾经说过,每个时代总有属于自己的问题,准确地把握并解决它,就会把政治、思想和人类社会大大地向前推动一步。当前,我们面临经济转型时期,社会需要崇高,需要共同的道德规范。因此,在文艺作品中能否高扬起公民道德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旗帜,用艺术的感召力推动人与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个十分突出的课题。陕西省人民艺术剧院近日在京演出的话剧《又一个黎明》,正是一台洋溢着新的时代对公民道德、精神文明新的呼唤的力作。
  《又一个黎明》的剧情并不复杂,乍看起来只是由一连串偶然的巧遇扭结成一个简单的故事:医院的一间病房里先后住进了两个病人。一个是见义勇为光荣受伤的英雄何亮,一个是因瘫痪了十八年而轻生自杀未遂的关云年。当何亮突然间察觉到导致关云年致残竟然是自己儿时的一次恶作剧造成的时,他惊诧不已,彷徨不安,艰难地徘徊在良心的十字路口。面对关云年破碎的家庭,不幸的女儿和离异的妻子,面对这座城市给予自己的荣耀和即将获得的地位,何亮的灵魂接受了拷问,人格经历了挑战……终于,在又一个黎明到来的时候,我们的英雄背起这个饱经磨难的人大步走向等待他的讲坛。编导的高明在于他们摒弃任何说教,也不去着意演绎那个悲欢离合,恩怨亲仇的故事。而是撷取一个独特的视点,调动多种艺术手段,驱使主人公以及一系列人物穿梭在记忆与遗忘的临接点上,让他们各自面对十八年前的往事,一步步走向自省,进行灵魂的剖析和拷问。这是一种将自己的灵魂置于人类进步、公民道德重塑、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坐标上的全方位的考量与交锋,伴随而来的必然是对新时期人们的心理道德质量的透视与考核,引发对人的本质、人与社会全面进步那不可避免的思考,从而唱响一曲昂扬的旋律。
  《又一个黎明》的艺术的感召力还表现在该剧意蕴深长而又真实感人地塑造了当代英雄的群像。主人公何亮当然是时代的英雄。他的英雄品格不仅仅在于面对歹徒的凶器奋不顾身,而是更深切地烙印在当他知晓自己同关云年的特殊缘由后最终所做出的抉择之中。编导浓墨重彩地从这个人物身上揭橥出人类求真向善,不自欺,不欺人,在完善自己人格的真诚中展示出时代亮光和社会主流生活的昂扬旋律。而关云年,这位同样是为了救人而致残的不幸者,没有享有何亮所得到的鲜花和掌声,相反却负载了巨大的个人与家庭不幸。可他毅然把痛苦留给自己,把机遇赠与他人。“赶”走妻子,送别女儿,启迪何亮在灵魂的搏斗中找回真正的自我,提升出质朴的英雄本色,同时也为自己的人生道路注入了新的光彩。
  在《又一个黎明》发出的新的时代新的呼唤中,英雄行为与道德建构是那么地密不可分,艺术的审美与特定的情境水乳交融。该剧借助英雄同道德的撞击奔突,传递出特定的意识情趣、审美思考,触发着观众的心灵脉动,迸放出强烈的震撼力。戏的尾声是畅亮隽永的一幕。鲜花绽艳,舞台静谧,灯光明亮。何亮背起关云年,与大家一道去出席英模事迹报告会固然令人激奋,而迎着天幕上那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所有人的思绪被牵往圣洁的殿堂去净化灵魂。
  鲜活的思想内容,需要多彩的艺术形式来展示。《又一个黎明》在二度创作上注重创造更适宜表演的特定环境,最大限度地拓宽表演的时空,最大程度地丰富舞台的层次。导演充分扩展和调动舞台时空,在“三一律”戏剧格局中,循人物心理的发展轨迹,采用表现主义的手法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迸放出现实主义创作的巨大感染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