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6阅读
  • 0回复

中国集成电路:早日挺起脊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8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体育)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中国集成电路:早日挺起脊梁
  本报记者 贾西平
  英特尔公司总裁安德鲁·格罗夫说,集成电路工业是“能够造就其他技术的技术,它是在今后几十年中使其他科学和技术领域获得进步的基础。如果丧失了半导体工业,那就用不了多久,计算机工业、电信工业以及其他电子工业也会丧失”。
  我国半导体工业技术在世界上起步并不晚。早在1958年,当世界上半导体技术刚刚起步的时候,我国就建成了第一个晶体管厂,造出了锗合金高频晶体管。可是几十年之后,现在我国信息产业和网络系统建设所用的集成电路,大部分还依赖进口,由此形成的安全隐患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我国必须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关键产品,在世界新产业格局中争得一席之地。
  近日,记者采访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中心王元、胥和平等专家,他们认为,就集成电路而言,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发展而是如何发展,不是要不要技术进步而采用什么方式实现技术进步,不是要不要加大投资而是何种投资更为有效。
  正视自身弱点抓住发展机遇
  世界集成电路产业,目前基本呈现四分天下格局。2000年,世界集成电路市场份额为:美国31.5%,日本20.5%,欧洲21.5%,亚太区26.3%。在亚太区,韩国和我国台湾都是非常有力的竞争者。
  我国经过10多年来的快速发展,特别是908、909工程等重点工程的建设,集成电路产业加快了追赶步伐,已经初步形成了电路设计、芯片制造和电路封装三业并举,由若干芯片生产骨干企业、十几个封装厂、近百家设计公司(中心),以及若干个关键专用材料和设备制造厂构成的产业群体,形成了一定的集成电路供给能力。
  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还存在许多弱点。产业规模小,2000年的销售额仅占世界集成电路市场总额的1.2%。工艺水平低,封装水平还处于世界1970年的水平。创新能力弱,主导产品和技术依赖国外。配套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然而,我国巨大的市场和国民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创造的机会,为我国集成电路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国政府在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2000年6月国务院颁布的《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对集成电路企业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上海、北京、深圳等地还制定了本地区的具体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颁布和实施,极大地促进了集成电路发展。我国已经决定实行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加快发展信息产业和信息化的步伐。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工业的发展。
  明确战略目标持续高强度支持
  研究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史,专家认为,没有真正确立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战略产业的地位,特别是尚未建立起实现发展目标的有效机制,是影响我国集成电路发展的根本原因。虽然在历次科技规划和经济发展计划中,集成电路一直被列为重点领域,但总体上缺乏有效的战略安排和持续性的高强度支持。
  1980—1999年,我国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投入不过257亿元(其中包括外资126亿元),而国家历年来在集成电路上技术创新投资不超过10亿元。其中,“九五”用于集成电路技术创新的投资只有2亿元多。“十五”期间国家加大对重大科技创新的投入,但12个科技专项投入也只有50亿元,其中的集成电路只有11亿元。研究开发力量分散,布局不合理。在技术的集成、产业化方面力度不足,不能尽快形成突破。多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采用了以引进技术和设备特别是以引进生产线为主的发展道路。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集成电路的发展,也积累了一定技术,但并没有得到核心技术,反而形成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对此,专家们建议,必须确立集成电路的国家战略产业地位,实施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国家战略,对集成电路产业给予持续高强度的经费支持,并通过国家财政资金引导和其他政策工具动员社会资源投入,以形成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格局。
  为了改变长时期以来在集成电路发展国的决策摇摆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的情况,需要建立必要的稳定机制,通过规划、政策确立战略技术及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定位,将集成电路作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现代化水平的突破口,给予持续支持,确保持续发展。
  寻找技术突破实现跨越发展
  中国集成电路的真正发展,必须建立在自主创新基础之上。尽管中国集成电路与国际的差距较大,但要走跨越式发展的道路。集成电路产业技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后起国家完全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发展对策,寻找技术突破口,实现跨越发展。必须明确,作为一种国家战略产业,中国必须挺起集成电路产业的脊梁,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希望成为国际集成电路产业基地的发展中大国所必需的。
  专家们指出,中国集成电路的长期发展,必须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在指导思想上,从“十五”起就应该下功夫,努力扭转集成电路核心技术逐代引进的局面,逐步完成集成电路产业从技术依附型产业向技术自主型产业转变。
  专家们还特别强调,现阶段推动中国集成电路的发展,应从全球生产体系的角度来设计中国集成电路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以及相关政策。应该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思考集成电路在国家经济安全、信息安全、国防安全、控制与反控制、垄断与反垄断等方面的作用,充分认识集成电路发展的新特点、新趋势、新机会,以及技术发展趋势,客观地评价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现状,寻找加速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不能再封闭地设计自己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而应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会,扩大利用国际投资的能力,全面提高中国集成电路的产业素质,缩小与国际集成电路的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