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更好的日子在前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8
第9版(经济周刊)
专栏:经济茶座

  更好的日子在前头
  木子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勾画了现代化建设的美好蓝图,令人精神振奋,信心满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是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是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时期,是我国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的时期。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先看收入。据国家计委提供的材料显示,1990—200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2%。在城镇,13年间国家先后7次提高工资,城镇居民收入明显增加。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90年实际增加了一倍多。目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超过8万亿元。再看消费。据统计,200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7595亿元。居民消费基本改变了多年来以吃、穿等生存资料为主的格局,城镇居民家庭购买食物的人均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54.2%下降到2001年的37.9%,农村从58.8%下降到47.7%。目前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已超过10平方米,农村达到25平方米左右。今年前三季度,汽车、住房、通信等消费热点保持较快增长。汽车销售额增长了58%,通讯器材类增长了62.4%,商品房增长了31.9%。城乡居民消费层次不断提高。
  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小康,是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果,是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但是,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就是在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再上一层楼,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到那时,老百姓的日子将更加富足美好,收入将大幅度增加,消费水平升级,家庭财产普遍增加,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更好的日子在前头,但更好的日子不会自动来到我们面前,需要我们付出艰苦的努力,扎扎实实奋斗。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力争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经济的蛋糕做大了,生活的改善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实现翻两番的过程,就是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过程。
  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我们充满信心。因为我们已经有了比较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积累了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更重要的是有党的坚强领导和十六大确立的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指引。前20年艰苦奋斗,我们实现了一个翻两番和总体小康;后20年继续奋斗,我们一定能再实现一个翻两番、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