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深圳“空调大战”引起的思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9
第11版(各地传真)
专栏:

  深圳“空调大战”引起的思考
  胡 谋 田 静
  冬季来临,全国的空调市场也进入了淡季。然而,今年夏季,深圳因持续高温而引发的那场空调大战,却留给我们许多思考。
  南国夏早。4月,各空调厂家就纷纷在深圳“排兵布阵”。几个月下来,深圳市场狼烟四起。在各大商场,格力、海尔等一线品牌价位岿然不动;乐华、科龙等却早已扛起降价大旗,1匹空调的价格都降到2000元以下,小品牌空调的价格已大多接近千元。
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空调拥有率为43.9%。2002至2005年期间,居民对空调的预期需求将保持每年1300万台左右。
2001年我国空调行业的产能已达到3270万台,去年的实际销售量为1100万台,前者是后者的两倍多。今年1至6月,国内空调市场需求同比下降了15%,而全国工厂库存和流通库存却创下业内高峰,已达到600多万台。面对空调市场严重的供求失衡,许多企业采取低价方式促销,价格战便由此展开。对此,小鸭空调销售公司总经理季文虎认为:建立在成本控制基础上的价格竞争能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而如果仅将价格作为企业市场行为的一件武器,那它只能是战术性的,而绝非战略行为。但是,近年来空调业内众多企业将作为竞争重要手段的价格因素当作竞争的唯一手段频繁使用,企业忽略了以质量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实在是本末倒置。
对于主流消费群来说,在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有保证的前提下,空调价格自然是越低越好。但是,记者的调查结果显示,价格降低通常也意味着商品含金量的减少。空调的“心脏”是压缩机,负责制冷功能,其生产技术目前还被少数几家外国或合资企业所控制。以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1匹空调为例,一台1匹机如果用优质的压缩机,其出厂价约为1600元,市场价在1800元—2100元之间,厂家毛利仅有150元—250元。同称“1匹”但制冷量不同的压缩机,其造价或采购价却相差甚远。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卖到1600元以下,厂家根本无利可图,一般都是换上价低质差的压缩机”。据深圳市质量监督局的同志介绍,“依照国际通行标准,1匹空调对应制冷量2500瓦。”但在我国市场上,却充斥着“20”(即制冷量2000瓦,下同)、“23”、“26”、“27”等五六种不同型号,全部统称为“1匹”。在高温条件下、房间大于12平方米时,制冷量小的俗称“小一匹”的1匹机,制冷效果会明显不好。记者先后走访了深圳市的多处空调销售点,发现目前市面上的降价空调,基本都是“压缩”了制冷量的产品。消费者如果想乘“降价”的东风,用低价位买到高价位的产品质量和服务,就不太可能。市场品种的纷繁复杂,再加上部分不负责任的商家在介绍商品时的“无意忽略”和“有意引导”,消费者在购买空调时很难“心中有底”。
记者还了解到,优质空调的管路件一般都使用内螺纹管,它能增加蒸发器和冷凝器散热效果,最终达到节能目的。而低价空调通常会用普通管道来取代内螺纹管,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高价空调产品和低价空调产品的外壳看似一样,但厚度上的几毫米差距,用料上的些许不同,其造价就有天渊之别。但在购买时,消费者大多对此一无所知。
市场形势日益严峻,大多数企业仍希望通过正规的方式参与竞争、生存下去。季文虎认为,经过近几年空调业鱼龙混杂的恶性竞争,现时已该是回归诚信经营、对消费者负责任的时候。他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空调制造业已形成事业型、进取型、急功型、虚假型的四种类型企业,行业中存在着太多的变数和不稳定性,那些速度不快、信用不好、企业发展不健康的品牌将被市场无情淘汰,而急功型和虚假型则首当其冲。深圳市沙美海航家电有限公司的老总则希望记者代为呼吁:“国内要建立起更加合理的市场秩序,进一步完善空调质量标准,展开有序竞争。中小型空调企业,如果以牺牲产品质量、牺牲消费者利益为代价来换取生存,就等于自掘坟墓。”
有关专家曾多次指出,我国的空调生产企业应该“有长远眼光,不能被价格战打得元气大伤。目标锁定在高消费群的企业,更要树立品牌的高档形象,大可不必蹚价格战的浑水。”记者也认为,厂家、商家和消费者,都应始终坚持质量、服务和信誉理念,逐步形成合理的商品生产和消费观。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