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8阅读
  • 0回复

花开雪域别样红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19
第12版(大地·文化纵横)
专栏:基层文化建设巡礼

  花开雪域别样红
本报记者 刘亮明
  周末,走进日喀则地区白朗县文化馆,顿感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干部职工及附近农牧民聚集这里,有的在台球室显身手,有的在影像室看录像,有的在阅览室翻阅报纸杂志。“过去的生活是吃饭、劳动、念经、睡觉四步曲,如今的业余时间是娱乐学习丰富多彩。”人们异口同声,充满对新生活的欣喜和热爱。
  随着我国万里边疆文化长廊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完善,在西藏,类似白朗县这样的情景随处可见。正所谓“雨润高原满眼春,花开雪域别样红”。
  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行走在西藏的山山水水村村镇镇,到处可以感受到独特而浓烈的文化氛围。各种群众性的文化活动红红火火,大大小小的专业和业余文艺队伍活跃于基层,把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送到群众的家门口。那些世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藏胞常说的一句话是:“如今有党和政府关心,日子越过越有滋味,人越活越有精神。”
  山南地区桑日县地处冈底斯山南麓,全县2469平方公里,辖3乡1镇,仅有2万人。过去乡村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白天刨土熬时辰,晚上吹灯数星星”成了老百姓生活的写照。近几年,县里千方百计发展基层文化事业,成立了业余文艺宣传队,经常活跃在农牧民中间,把自编、自导、自演的相声、小品、歌舞、藏戏等节目义务送到乡村,既大大活跃了边疆文化生活,又生动形象地宣传了党的方针、政策和新人新事新风尚。全县各地的文化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农牧民群众不仅有学习娱乐的去处,还经常有好戏好电影看。“我年纪一大把,行动不便,闹红火的心事早歇了。没想到文艺队、放映队把好看的节目时不时地送到门口,让咱老来更乐和,笑口常开。”聊起边疆文化长廊的事,桑日县绒乡年近80岁的藏胞格桑抑制不住满心的欢喜和感激。
  昌都地区芒康县山高路险,农牧民居住分散,但因为有一个“虽是山花一朵,也要芳香一片”的民间艺术团,广大藏胞在山寨、牧场、田间地头照样可以听到开心的锣鼓,看到精彩的节目。阿里地区日土县边境线长达350多公里,开展文化活动难度大,但经过当地党政军民的共同努力,各种文化活动照样生机勃勃,一个个业余文艺演出队巡回演出于边境村镇军营,摄影、集邮、武术、读书等多种协会,丰富着群众的文化生活。尤其是每到节假日,驻地部队和当地群众举办的军地联欢晚会、篝火晚会、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比赛,将整个边疆文化活动渲染得火爆缤纷。
  目前,全自治区已涌现出6个全国文化先进县,9个边疆文化长廊建设先进地区和单位,6个被国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特色之乡”的地、县、乡;创作了舞蹈《丰收之夜》、话剧《文成公主》等一大批艺术佳作;各民间艺术团体每年平均都要为基层群众演出160多场,累计近3000场,观众超过40万人次。
  文化设施星罗棋布
  来西藏参观过基层县甚至乡镇文化设施的客人,一个共同的感受是:领导重视,舍得投入,各种文化设施几可与内地媲美。
  走进地处藏南藏北结合部的拉萨市当雄县,新建的1062平方米的多功能文化馆综合楼格外醒目。这座投资近120万元的文化设施里有排练培训中心、影视兼民间说唱艺术厅、藏书2000余册的图书阅览室、民间文化艺术珍品展览室、歌舞娱乐厅。同时,在全县8个乡镇中,就有5个乡镇达到了有房子、有广播电视、有专人管理、有娱乐体育设施、有图书报刊、有家庭影院“六有”标准。广大群众随时都可以进行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活动。
  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上游的日喀则地区江孜县,总面积36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100米,有19个乡镇、6万多人。近年来,全县投入近2500万元,兴建了县体育中心、影剧院、有线电视台、中波和调频广播台、文化广场,以及43座乡村电视接收站和16座插转台、15座太阳能调频广播台、4座图书馆、31个录像放映点等大批文化设施。这些设施已形成了边疆立体交叉网络式的文化长廊构架,为丰富农牧民文化生活,帮助他们利用科技信息致富,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边疆文化长廊建设,专门制定了《西藏自治区边疆文化长廊建设规划》。近年来,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全区人民的艰苦努力,自治区已初步形成了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地、县、乡、村四级文化网络,丰富多样的群众文化、社区文化、村落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等,使边疆文化长廊成为雪域高原亮丽动人的风景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