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5阅读
  • 0回复

另一种晴雨表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1-22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今日新语

  另一种晴雨表
乔兰
近日在福州举行第十三届全国书市时,笔者碰到几位刚刚从法兰克福国际图书博览会回来的编辑。他们说,作为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书展,法兰克福书展一向被认为是反映国际图书出版业状况的晴雨表。然而今年的法兰克福书展规模比往年明显减小,版权贸易量也不如往年,其它如伦敦书展景况同样萧条。
  大家普遍认为,整个国际出版业依旧笼罩在西方经济不景气的阴雨天气中。而中国可谓一枝独秀。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书市的正式代表就达5400人,这使得福州的宾馆饭店几乎难以承受。书市展销的图书品种达10万余种,各种形式的新书发布会更让参会人员目不暇接。书市的门票在开幕三天前就被抢购一空,连绵的阴雨也丝毫没能阻挡读者的热情。
  从书市这个“晴雨表”,我们看到的是人们在物质生活稳步提高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如果将枯燥的数字具体化,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事实,我国每人平均拥有图书5册,期刊2册。这个消费水平较之发达国家当然还有很大差距,但考虑到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平衡,这一数字已十分可观。在解决了温饱之后,中国人开始细细享受读书的滋味。
  从书市这个“晴雨表”,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出版业这些年的长足发展。书市在一年年成长,参加书市的出版社也在一年年成长,目前,我国已有43家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出版社,7个大型的出版集团,5个发行网络遍布全国的发行集团。在悄无声息中,出版业正在成为国家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记得前几年从国外回来的同事总抱怨,在国外的地铁上,总能看到读书读报的人,而中国的地铁中到处是闲聊的人。现在大家在中国的地铁中,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读书人、读报人,我们的生活也充满了书香。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