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0阅读
  • 0回复

巴蜀大地气象新——四川省实施“三村建设”党建工程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01
第1版(要闻)
专栏:

  巴蜀大地气象新
  ——四川省实施“三村建设”党建工程纪实
  本报记者夏长勇郑德刚
编者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四川省委坚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出发,推出“科技兴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党建工程,这是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的新探索,是在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上作出的新努力。各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不同,农村党建工作的侧重点也有差别,但四川的这一探索无疑是有借鉴意义的。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今年年初起,一项名为“三村建设”的党建工程在四川农村全面实施。
  “三村建设”,即“科技兴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是四川省为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科技兴农和农村民主法治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而进行的新探索。
  近日,记者来到四川农村采访,亲身感受着“三村建设”给这片热土带来的勃勃生机。
  长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好载体
  不久前,绵阳市游仙区东林乡党员教育培训学校开办的“黄姜、黄竹草种植技术”培训课,引起了许多农民的兴趣。几十位农民在听完课、看完科技电教片后,又被乡干部领到学校附属的实习基地上操作了一番。区委负责人告诉记者,乡里不仅包农民种,收获后还有公司统一收购。靠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全区建立了蔬菜、家禽、蚕桑等专业合作社380个,联系着8万余农户,去年两季就使农民增收3000万元。
  游仙区各级党组织通过科技引导农民致富的做法,是该区实施“三村建设”工程中的一个小小镜头。
  四川是一个有着7000多万农业人口的大省,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增收致富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农村经济大发展的同时,四川农村以“三自四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村民自治活动蓬勃开展,村委会“海选”、村支部“两推一选”、乡镇领导干部“公推选举”普遍开展,“民主管村”已是大势所需。另外,农村社会法治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依法建制,以制治村,民主管理”的依法治村方式,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欢迎。
  农村发生的这些巨变,迫切要求各级党组织迅速找到一种能统领农村各项工作的党建新载体,将农村党建工作与领导群众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民主管理、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从而真正发挥农村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基于这些思考,今年初,四川省委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从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出发,决定在全省范围实施“三村建设”工程。
目前,全省各市(州)都制发了文件、召开会议部署,市、县两级共成立领导工作机构635个,规划试点单位1464个;落实试点县127个,试点乡镇922个;5.1万名机关干部和科技人员深入乡村指导开展“三村建设”。
  加强农村党建工作的好“抓手”
  不少农村干部对记者说:“抓农村党建工作,最怕一个‘虚’字。‘三村建设’抓的都是农村工作的要害,这样的党建工程,我们爱抓。”
  “村民富不富,关键靠支部;要想快致富,科技来开路”。抓“科技兴村”,就是要以科技为手段,实现兴村富民、助农增收的目标。为此,四川省各地党委开展了“百万党员干部致富技术培训计划”、党员电教致富工程等。许多农村党组织将专家请到田间地头,为农民传授科技知识;有些地方通过党员示范户、党员教育培训学校等形式引导农民调整结构,以科技致富。
  在抓“民主管村”中,各地普遍健全完善了党员与村民代表议事会制度、民主评议乡村干部制度、村务财务公开制度,不少地方推行了重大村务“村民票决”制度。乐山、眉山等地的许多村在村务公开栏上开设《党员干部行为公示》专栏,定期对党员干部廉洁情况、完成国家集体任务、计划生育等情况进行公示。
  “三村建设”中,四川各地把“依法治村”与后进基层组织整顿结合,对一些治安混乱的乡村进行了治安整治,净化了社会环境。宜宾市一些地方提出了依法治村“五到位”,即政策法律宣传到位,依法自治到位,依法建制到位,依法维权到位,社会治安管理到位。德阳市以“四五”普法为契机,广泛开展农村法律法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送法下乡活动29次,举办法制讲座培训班919次,培训农村干部群众14万多人次。
  调动农村干群积极性的好“法宝”
  抓“三村建设”,为什么群众如此欢迎、干部这么起劲?
  四川省委组织部负责同志说:“因为‘三村建设’抓住了‘三农’问题的纲,使党建工作找准了‘抓手’,使党管农村这一大方针变得重点突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乡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得到新的增强。去年底以来,四川省重点整顿了群众不满意的700多个乡镇班子、2700多个“老大难”村班子;在45%的乡镇实行了领导干部公推选举,89%的村实行了党支部成员“两推一选”,调整乡村干部7.8万人。公选使一大批优秀人才在乡镇领导岗位脱颖而出,一大批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回乡的“能人”走上村干部岗位,提高了农村基层干部的素质。
  干部工作作风、工作方法出现新的转变。开展“三村建设”以来,广大基层干部在领导经济工作上,更注重从行政推动向科技示范转变;在政务村务管理上,更注重运用党员议事会、村民代表议事会等形式实行科学决策;在处理农村矛盾纠纷上,更注重运用法律的手段,维护良好的农村秩序。据省委组织部的调查,有85.8%的农民群众认为到乡镇办事方便了,97%的群众认为干部作风有了改进,98.3%的群众认为干部为群众办了实事。
  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农民收入呈现出稳步增长的好势头。攀枝花市已建成3个科技示范乡镇、62个科技示范园、760个科技示范户。今年上半年,全省农民人均增收962.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0.5元。
  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初步解决,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进一步维护。开展“三村建设”以来,四川各地帮助近5000个村解决用水问题,帮扶贫困户45万户,培训农民技术骨干等人员1000多万人次,为农民群众提供各类信息29.9万条。全省共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老大难问题8.55万件,为群众办实事37.9万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