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阅读
  • 0回复

走近大连女骑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01
第5版(各地传真)
专栏:

  走近大连女骑警
王科基波经纬
驱车行进在大连市中南路上,“大连女骑警”几个大字赫然入目。由此拐上弯弯的山路,不久便到了四面环山的女子骑警队的营区。独具一格的营门,透出威武;色彩、造型都很别致的建筑又增添了几分浪漫。
  人们在大连的海滨、广场、街道经常可见女骑警矫健的身影,但这些被誉为“城市名片”和“形象大使”的女孩子,跨下骏马、卸去战袍是什么样子?她们的生活、训练和常人有什么不同?
  女子骑警大队女政委杨淑华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正在训练的女骑警告诉我们:这是40多个平均年龄23岁的女孩,她们每天都在马背上向市民和游客展示刚柔相济的青春风采,无论是繁华区域路段广场的治安巡逻、大型文体商贸活动的警卫和礼仪表演、接受中外首脑视察检阅,还是为群众排忧解难,这些稚气尚存的女孩子“成了大连市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四个中队中不上岗的就在基地训练,年复一年,日日如此。
  “人们看到的是我们骑着高头大马‘威风’的一面,其实当女骑警是很辛苦的。但是我们已经习惯了,因为我们选择了这一神圣的职业,而且真的热爱这份职业,也就不觉得苦了!”女骑警小梁一席话,促使我们决意要写写这些马背上的女孩鲜为人知的酸甜苦辣。
  第一次看见女骑警在人民广场执勤时的英姿,于晓红就毅然放弃了海关办公室舒适的环境。但她入队没几天就被摔得肋骨软组织损伤。柔弱的她丝毫没有责怪自己的坐骑:“那次真的不能怪我的‘揸弗’,它一点都不想摔我,都怪那天的天气不好,阴天,刮大风,又打雷,‘揸弗’可能没见过这种怪天气。”她说,马是通人性的。有一次她病了,当来到马厩里准备把“揸弗”牵出来时,它突然将头放在她的肩膀上,一个劲儿地蹭,动作很轻,很缓,眼睛里竟然充满了关怀与问候。
  22岁的王茜是第二代女骑警,入队4年了。她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从马背上摔下来的情景。“那是我入队的第二天,科目是速跑。当时还不懂什么骑术呢,所以马一跑起来我就摔下来了。”摔得多了,她总结出一个经验——睡觉时,要一下子就躺下去,“如果慢慢地、一点一点地躺下去,浑身会疼得受不了。”王茜说,女骑警的生活不管怎么苦,怎么累,只要想一想生命中有了这段美好的回忆,就觉得特别值。
  从体校到警校、由警校再到女子骑警大队的李爽,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有点男子汉的豪爽。去年才当上女骑警的她创造了队里的两个纪录:第一天就敢让马跑,第一天就从马背上摔下来,左胳膊骨折,到现在还只能弯成100度角左右。对受伤,她毫不在意:“干我们这一行的受伤是常有的事,但我受伤了从来都不敢让爸妈知道。有一次,我的腰摔伤了,缠满了纱布,休息时我也不敢回家,就跑到我姨家住了几天。后来,他们知道了,就责怪我,我笑嘻嘻地一撒娇也没事了。我去医院的次数多了,医生都认识我了。”
  教练宋健说,训练场上险情丛生,“就说踩沙圈吧,人坐在马上,以教练为半径转圈,人不准踩马镫,还得叫马跑起来,一次15分钟。骑马的人不但要克服转圈带来的眩晕,还要时刻防备从马背上颠下来,大家都管这叫‘黑色一刻钟’。有一次马失前蹄了,人和马同时倒地,女骑警的腿被重重的马身压住了,由于抢救及时,才未发生女骑警下肢瘫痪的惨剧。”
  就是这些看似柔弱的女孩子,成了“一警多能”高手,她们100%会队型表演、40%能越障表演、70%能速跑表演、100%会电脑操作、常用外语、打擒敌拳和射击。两年来,她们采取马巡、车巡、步巡三种方式常年在辖区进行巡逻,共出动警力4100人次,警马1688匹次,警车736台次,为民服务7200余次。先后荣获国家级称号两个、省级称号3个、市级称号6个,荣立集体二、三等功各一次。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