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阅读
  • 0回复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写在“世界艾滋病日”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02
第6版(教育·科技·文化)
专栏:教科文卫聚焦

  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写在“世界艾滋病日”之际
  本报记者丁伟
  “他们本应和你我一样,有欢乐、有幸福、有对未来的憧憬。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成为艾滋病的受害者。生活中不再有阳光,缤纷的世界在他们的眼中化为灰色。他们多么渴望社会能多一份理解和尊重,少一份偏见与歧视啊!”12月1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一位大学生代表向全国青少年发出了“心系红丝带爱心倡议”。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是“相互关爱,共享生命”。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速度超出人们的预料。自1982年艾滋病毒通过进口血液制品传入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外来艾滋病病人以来,艾滋病已经从边疆、沿海地区迅速蔓延到广大内陆地区。来自卫生部的消息称,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艾滋病毒感染者接近100万人,疫情涉及全国31个省、区、市。
  目前,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静脉吸毒共用注射器,占感染人数的69.8%。其次是非法采供血感染,占9.75%,感染者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专家认为,随着经采供血造成的传播基本得到控制,性传播正逐渐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中科院院士、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基金会会长曾毅分析说,根据艾滋病在一些国家的流行规律,开始为传入期和扩散期,接着就会进入以性传播为主的快速增长期。如果在这个阶段防治措施不力,就会迅速进入泛滥期。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按照这种趋势,到2010年,全国感染者可能超过1000万,后果不堪设想。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建立了由国务院领导担任组长、33个部委参加的艾滋病防治协调会议制度,制定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等一系列文件。但由于相当一部分干部群众对艾滋病的加速流行趋势及其给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认识不足,对《规划》的落实力度还很不够。
  前不久,记者随中华预防医学会艾滋病调研组到山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5省区采访发现,有些地方领导对本地艾滋病流行情况不掌握,或不能正视艾滋病在当地加速流行的现实。在我们到访的5个省区中,绝大部分地方领导都不愿透露艾滋病流行实际情况,甚至给调查人员设置障碍。有些地方领导错误地认为“情况不清没有责任,摸清情况反而会影响政绩”,对防治艾滋病缺乏实质性措施。
  认识不足导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防治工作的开展。从我们到访的5省区近20个市县的情况看,目前的经费来源除少量的政府拨款外,大部分来自国际组织的贷款或社会捐赠。这种筹资方式存在明显缺陷:额度较小,来源不确定;周期较短,成果不巩固等。
  社会歧视是另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大多数艾滋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原本靠务农、个体经营等为生,在感染发病后丧失劳动能力,生活处境艰难。而且,很多人既得不到家人、亲友给予的关爱和温暖,还遭到社会形形色色的歧视,情绪不稳定。
  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十分严峻,但公众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尽管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就有了艾滋病毒感染者,但迟至今年,我国才有了第一部艾滋病科教片。在不少地方尤其是农村地区,人们不是“谈艾色变”,就是普遍的“艾盲”。
  由于不了解,人们对艾滋病有一种普遍的恐惧心理,视艾滋病患者为洪水猛兽,艾滋病患者本人不仅受到歧视,就连其家人也被疏远。在这种氛围下,艾滋病患者不愿暴露自己的病情,处于行为缺乏干预的“地下”状态。
  有效控制我国艾滋病大规模流行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当务之急是动员社会各界力量,重点面向基层、农村和青少年,开展广泛、深入、持久的全民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
  战胜艾滋病的最好的“疫苗”是宣传教育。应该通过宣传教育让人们知道: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艾滋病问题是能够解决的;要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艾滋病是我们共同的敌人,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依然是我们的朋友。让我们用爱心和行动来改变偏见,消除歧视,为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只要全社会携起手来,就一定能有效控制艾滋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