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保护文物发展旅游——缅甸纪行之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05
第3版(国际)
专栏:出访归来

  保护文物发展旅游
——缅甸纪行之一
本报记者组
仰光是一个节奏不紧不慢的城市。马路虽然很宽,但汽车开得很慢。透过车窗,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鸟在蓝天白云下自由飞翔,或嬉戏于街头巷尾、花间树丛。尤其是被缅甸人视为“神鸟”的乌鸦,房前屋后到处可见,还经常在电线上整整齐齐地站成一排,远远望去,好像正在等待演奏的乐谱,妙趣横生。因为被英国殖民者统治过,仰光大街上还可以看到许多英式建筑和教堂。多少年过去了,它们依然保存完好,一一记录着那段曲折的历史。环顾四周,脸上涂着缅式“防晒泥”的妇女;身着传统长裙,脚踏拖鞋的男人;成群结队的僧侣……一个被佛教浸透了的城市——祥和而又美丽的仰光。
缅甸人很虔诚,有了钱似乎不喜欢大兴土木,也不太看重西方式的现代化时尚生活,但对供奉和修庙却很慷慨。缅甸是东南亚地区佛教文化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佛教传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全国4700多万人口,80%以上的人笃信佛教。67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上,佛塔如林,寺庙如星,享有“佛塔之国”的美称。具体有多少佛塔,缅甸人也说不准,但是曾有人估计,若把所有佛塔排成行,可以从缅甸的南境一直排到北疆,长达1500多公里。在这数不清的佛塔之中,最著名的要数仰光大金塔了。
听说我们是来自中国的客人,大金塔的管理人员早早就热情地在门口等候了。在缅甸,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平头百姓,进任何一个寺庙都要脱下鞋袜,赤足进入,以示对佛祖的尊敬。据说只有邓颖超同志访缅的时候,善良的缅甸人为了照顾她的身体而破例了一次。
管理人员给我们详细介绍了大金塔的历史。大金塔耸立在仰光市北茵雅湖畔的丁固达拉山上,是仰光的最高点,也是仰光的标志。缅甸人称之为“瑞大光塔”。“瑞”即“金”之意,“大光”则是缅甸的古称。仰光大金塔已经历了2500多年的风雨沧桑,相传缅甸商人科加达普陀兄弟从印度带回释迦牟尼的8根佛发,献给缅王奥加拉巴,缅王下令在这个古代渔村建塔珍藏佛发,大金塔由此诞生。
远眺佛塔,宛如金色巨钟从天而降,扣在丁固达拉山上,四周是青翠挺拔的树木。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纤细的塔尖,其总高度就达113米,底面周长433米。塔身用砖砌成。在其表面粉刷了一层坚硬的灰浆,贴满纯金箔1000多张,所用黄金共计7吨多,塔顶有风向标,下承一把金属宝伞,宝伞下镶嵌着7000颗各种罕见的红蓝宝石和金刚钻,世界上第二大钻石就镶嵌于此。塔周还环立着64座小佛塔,形成壮观富丽的金塔之林。阳光照耀下,这里金光四射,变成了一个金色的世界。
漫步于金塔周围,却丝毫感觉不到一般旅游景点的嘈杂。游人虽然很多,但是大家都井然有序,没有人大声喧哗。四处拍照的游人、闭目修行的僧侣,大家相安无事,互不干扰,创造出了一种真正的佛门圣地的意境。参观仰光大金塔不要门票,游客都以捐钱的方式表达心意,或一掷千金,或蜻蜓点水,多少不限,都一一记在本上。捐得多的人还可以要求修建新的佛像,或者把名字刻在柱子的底下。游客还可以现场买一些薄薄的金箔,粘到一个一个小金佛身上,一点一点的为小金佛“重塑金身”。这些做法不仅满足了游客们朝佛的心理,而且募集到了修缮庙宇的资金,还增强了人们保护文物的意识,实在是一举三得的高招。
缅甸人保护着自己的文物,用的是心。关爱文物已经形成了缅甸人的习惯,影响着他们的子孙,也影响着其他国家的人,使他们自觉地爱护这里的一切。反过来,完美的文物同样为缅甸带来了荣誉和财富。这种良性循环使得文物得以跨越历史,永远地保存下去。仰光还素有“东方花园”和“宝石之都”的美称。大自然的恩赐和遍布全国的佛塔,每年都吸引众多外国游客到缅甸观光旅游。如今,旅游业已成为缅甸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缅甸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还有待进一步开发。为此,缅甸政府已制定了大力发展旅游业的战略,积极吸引外资,建设旅游设施,使其成为缅甸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附图片)
图为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正在参观仰光大金塔。本报记者张萍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