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发展工业是振兴城市经济的基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10
第9版(理论)
专栏:

  发展工业是振兴城市经济的基础
袁良宽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这一科学论断,深刻揭示了在我国大力发展工业经济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现代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实现现代化,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离不开发达的工业经济。同样,振兴城市经济,也离不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就基本国情而言,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传统农业经济仍占较大比重,工业经济正在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正是这种状况决定了我们党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大力发展工业,坚持推进工业化。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坚持推进工业化,实现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历史性转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提前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目前,“中国制造”正在世界上逐渐崛起,彩电、洗衣机、纺织品等产品、产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可以说,国民经济的大厦正是靠工业的强劲发展支撑起来的。目前,人类社会正进入信息时代,但信息时代是建立在工业的高度发达和成熟基础上的。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要实现现代化,更离不开工业化。
工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
工业是地方财税收入的主要来源,工业的发展能够极大地增加地方财税收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农村工业化的推进,对于缩小城乡差别、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工业的发展既能直接扩大就业,又会为物流、金融、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经济的繁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困难群众的工作和生活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稳定。拿湖北省荆门市来说,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几代人的艰苦奋斗,现已拥有规模可观的工业资产存量。纵观荆门的发展历史,其真正优势在工业经济领域,发展经济必须抓住工业这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优势,特别是要抓好骨干企业、国有重点企业,带动各种所有制、各种规模的工业企业的发展。
树立发展工业的大局观
工业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解决许多深层次问题,比如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进一步推进,企业核心竞争力需要大大增强,现代企业制度需要进一步规范等。从地方政府的角度来说,大力发展工业,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树立发展工业的战略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确立一个战略。牢固树立无工不富、无工不强的意识,切实增强发展工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力量凝聚到发展工业上来。荆门市明确提出“兴工富市”战略,以切实把握好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这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城市经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营造一流环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下发展工业经济,政府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转变职能,在做到政企分开、确保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前提下,担当起应负的责任,把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搞好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切实抓起来,解决市场机制解决不了、解决不好的问题,为经济活动创造良好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壮大一支队伍。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保护和约束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的政策环境和社会氛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特别是企业家队伍,创造人才辈出、共谋发展的良好局面。
争创一批名牌。“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这是提升工业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发展工业的重要手段。既要创出国际化、全国性的名牌,也要创出一大批有区域影响的名牌;既要勇创名牌,也要善请名牌,大力引进国际国内名牌,使名牌带动城市经济一起腾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