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南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喀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5-10-06
第3版()
专栏:

南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喀什
天南
在新疆塔里木大戈壁西缘环形的绿洲中间,有座维吾尔族人民的古老的城市——喀什,相传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长久以来,她一直是新疆南部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前新疆省人民政府南疆行政公署就设立在这里。全市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乌孜别克、俄罗斯、塔吉克、塔塔尔等十三个民族的居民近五万人。
今天,古城的面貌变得格外年轻美丽。三年以前,城郊区还是一片荒凉,现在矗起了一座座银灰色的建筑物,有机关,有医院,有工厂,有学校。还有许多新的建筑正在加紧施工。一座占地五百多亩的人民公园已在城南修建起来,园内建筑有具有浓厚民族色彩的人民文化宫和露天剧场,遍地栽植了花草树木,它是各族劳动人民最喜爱的游憩场所。由市中心大巴扎直通城南郊区的约一公里长的马路,已经竣工,路面平坦,可以并行三辆汽车。马路两旁正在建筑房屋,一两年后,这里将是一条繁华的大街。
从唐、宋以来,喀什的商业贸易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繁荣。市内北大街和大巴扎一带是集中的商业区,有十六个国营贸易公司、百货商店、专业公司和合作社的门市部,还有二千六百户私营商店。各族人民在这里可以随意地买到自己喜爱的来自祖国各地的绸、缎、呢、绒、胶靴、茶叶、食糖等日用品。国营合作、贸易机构也大量收购全国著名的和阗毛毯、蚕丝、玉石和克孜勒苏柯尔克孜族自治州出产的皮、毛、肠衣,以及南疆各地的干果等土特产品。
喀什是个手工业生产相当发达的城市,全市百分之二十四的人口从事燃料、金属、建筑、陶瓷、木器、纺织、缝纫、皮革等手工业生产。这里出产的维吾尔族精致的绣花小帽驰名全国。解放前,手工业者大部分濒于破产,解放后,经国营经济的大力扶持,手工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公布以后,手工业者纷纷要求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道路。现在,铁工、皮革、缝纫、翻砂四个行业中已组织了五个生产合作社、六个生产互助组和八个供销生产小组,人数占手工业从业人员总数的百分之十四。
在解放前的喀什,是很难找到一架现代化的工业机器的。今天,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祖国各地人民的支援下,许多工业机器从上海、天津、沈阳等地运来了,从祖国各地也来了许多工程技术人员,这里开始建筑了一些现代设备的工厂。已经投入生产的有喀什面粉厂、喀什农具厂和喀什陶瓷厂。边远牧区的柯尔克孜、塔吉克族牧民过去连粗粮都吃不到,现在他们把畜产品卖给国家以后,就从这里驮回去上等面粉。喀什农具厂今年上半年供给各族农民步犁一千三百五十架。喀什发电厂也正在积极筹备修建,明年,全市照明及工厂用电就可以得到充分的供给。
喀什的文化、教育、卫生事业也有迅速的发展。原来全市只有一个设备简陋的初等师范学校,学生最多时只有五百多人,现在师范学校已经过整顿和扩充;另外还增设了一所中学。这两所中等学校共有包括七个民族的学生一千九百多人,其中二十多人是来自帕米尔高原上的柯尔克孜族和塔吉克族牧民的子弟。全市小学生人数较解放前增加了两倍半。修建在喀什噶尔河北岸风景区的人民医院,设备完善,能容纳一百多病人住院。各地农民和牧民有病都能够到这里治疗。五年多来受到免费治疗的贫苦群众有一万三千多人。在市人民俱乐部和人民公园露天剧场,市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民族歌舞团丰富多采的艺术表演。电影院已由解放时的一个增加到现有的四个。今年八月,影片“哈森与加米拉”放映时,就有三万市民观看了这部反映新疆哈萨克民族斗争生活的影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