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阅读
  • 0回复

美联航沦为“破产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12
第7版(国际)
专栏:新闻分析

  美联航沦为“破产户”
本报驻美国记者王如君
  12月9日,风传多日的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破产案终于有了结果。该公司向芝加哥联邦破产法院正式申请破产保护,以227亿美元的资产、210亿美元的债务创下了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第一大航空业破产案的纪录。虽说美国今年又是一个破产年,但在圣诞老人即将到来之际,出现这么大的一个破产案,无疑让正准备欢庆节日的美国人深感扫兴,市场和消费者的信心也大受打击。
  总部设在芝加哥的美联航是世界民航业界的巨子,全球拥有雇员8.3万人,每天运行航班1700架次,向世界上26个城市的116个机场提供服务,是全球拥有航线最多的航空公司。从综合实力来看,美联航一直是世界老大,只是在美利坚航空公司去年兼并了环球航空公司之后才退居次席。
  不幸的是,美联航不仅连老二的位置也保不住,还十分凄惨地沦落为“破产户”。美联航的破产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一,美国政府“见死不救”。美联航由于长期靠借钱过日子,债务负担非常严重,最近因资金周转失灵,于是向联邦政府提出18亿美元的贷款担保申请。始料不及的是,财政部下属的空中运输稳定委员会于12月4日驳回了申请。眼看有8亿多美元的债务就要到期,各家银行也不愿援手,美联航走投无路,只能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
  其二,战略决策失误。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一路腾飞,美联航也受惠匪浅。为了将蛋糕做得更大,美联航曾在1999年宣布兼并美国航空公司。但该公司今年8月破产,结果辛苦盘算了两年的兼并事宜,在2001年春季因未获政府批准搁浅。与此同时,其他竞争对手也在扩展实力,逼得美联航不得不通过降低票价、增加航班争抢客源,致使美联航的债务越来越重,成本越来越高。
  其三,经济衰退以及“9·11”事件加速了美联航的衰落。美国经济2000年下半年开始疲软,2001年3月又陷入衰退。毗邻高科技中心的旧金山国际机场和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曾是美联航的两棵“摇钱树”,可随着高科技公司不景气,过去喜欢坐美联航头等舱的金领、白领们,要么改乘票价更便宜的航班,要么干脆取消商业旅行,美联航的生意大打折扣。而“9·11”事件的发生,对美联航来说更如同五雷轰顶。两架班机成了废铁不说,对乘客的巨额赔偿以及随后而来的客源骤减,致使美联航加快了衰落的步伐。
  其四,工会增加压力、高层走马灯般地换人增加了美联航重振的难度。
  2000年夏季,美联航驾驶员罢工,造成数千航班停飞。经过劳资谈判,驾驶员提高工资25%至28%,但美联航的成本也上升为美国各家航空公司中的第二位。另外,由于问题成堆,公司几年间频繁更换了4位首席执行官,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整体士气和声誉。
  上述方方面面的原因使美联航2000年总收入仅为194亿美元,2001年更下降到161亿美元。去年亏损22亿美元,预计今年再亏20亿美元。一波又一波的坏消息使投资者抛弃美联航。1997年,美联航股价曾达到过100美元的高峰,可4年后的今天,纽约证券交易所的美联航股票每股只值93美分,股票价值大幅度缩水。
  美联航此次申请破产保护是美国经济近年来持续不振的一个反映,同时也是消费者对随时可能爆发的美伊战争前景表示担忧。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以破产保护为条件,美联航已谈妥了包括花旗、JP摩根等4家银行15亿美元的融资,美联航将来有可能推出一个行之有效的重组计划,但美联航的摊子实在太大、问题太多,能否避免被清盘的命运,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本报华盛顿12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