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3阅读
  • 0回复

我爱你,中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13
第11版(国际副刊)
专栏:外国人士看中国

  我爱你,中国
  拉蒙·埃斯卡尼拉斯(菲律宾)
  我有许多在北京工作的菲律宾朋友。每次他们回国度假都要给我讲他们在中国的生活。他们的每一个故事都伴随着我无休止地提问。终于,朋友们受不了了,说:“既然你对中国这么感兴趣,干嘛不自己去中国看看呢?”这种好奇心渐渐演变成强烈的愿望。那时,对如何去中国,到中国干什么,我心里一点数也没有。直到我接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聘书,成为该台菲语部专家,我的愿望才真正变成现实。
  1991年,我第一次来到中国。宽阔的马路上车辆不多,出租车也很少。出门打车,要到离自己住处较近的宾馆去排队。自行车是人们使用最多的交通工具。当时,北京高大的建筑很少,在我的印象中,国际台大楼就算是一个非常高大的建筑了。如果你想喝杯咖啡或买高级化妆品,就得上五星级饭店。那时,夜生活对中国人来说还比较新鲜,各种娱乐活动主要集中在一些大饭店里,而那里所见到的大都是外国人。
  在我来中国的第二年底,中国的发展开始加速,中国的面貌也随之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汽车渐渐多起来,商品日益丰富,一些高档消费品在中等商场就可以买到。4年后,我已经完全适应了中国人的生活。在众多富丽堂皇的大厦群里,国际台大楼已相形见绌。随着道路增多、加宽,车辆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私人汽车的增多更惹人注目。我已是第二次来中国工作了。朋友们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去中国。我说,虽然去美国或阿拉伯国家可能挣钱会多些,但是到中国工作感觉更好,那里社会安定,人民友好。
  对我来讲,与中国人进行感情交流并不是一件难事。有人问:你就会有限的那么几句中国话,你和中国人如何沟通?语言对做生意来说不可或缺,但在友好交往中却不是障碍。友好交往并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我与中国人用心交流。我常到商场购物,起初,那里的售货员称我“朋友”,时间长了,他们以微笑与我打招呼。尽管他们不再以“朋友”相称,但我却从心里感受到他们的友情。
  我去过中国许多地方,河北、陕西、辽宁、云南、广州、天津。给我留下最深刻最美好印象的是三门峡。三门峡位于河南省,那里的人们非常热情友好,对我们这些来参观的外国人照顾得无微不至,他们让我们免费住在他们家里,把我们当天使一样对待。
  中国的经济正在以令世人震惊的速度向前发展。好比爬长城,当我们还在山腰奋力往上爬时,中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长城的顶端。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中国经济不可能长期保持快速发展。中国共产党振兴了经济,改善了人民生活。因为有了共产党,中国人民才享受到他们现在所享受到的一切。我可以毫不隐讳地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久经考验的政党,是为人民的政党,而不是一个政客的党。
  中国是我开始后半生的地方,从一个哲学教授到一个广播工作者,我步入了人生新的里程。教师是培育人的工作,我热爱这个工作,从事这项工作我感到身心欢畅。做广播工作同样使我感到身心欢畅。电波把我们与世界各国的听众紧密连在一起。如果让我再一次作出选择。我一定还选中国。
  我爱你,中国!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