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让科学走近民众——写在第三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闭幕之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0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让科学走近民众
  ——写在第三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闭幕之际
  本报记者任建民
  要揭开蒙在科学技术上的神秘面纱,让科学技术走出象牙塔、走近民众、走向社会。这是12月19日在北京闭幕的第三次全国科普工作会议发出的一个响亮声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我国的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年6月《科普法》颁布实施,以法律的形式将科普工作纳入了正轨。
据科技部统计,目前,我国已建成各类科技场馆425座,去年和今年举办了两届全国科技活动周。科技下乡几年来已组织了800多万名科技人员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新闻出版方面的科普宣传工作也进展明显。中宣部副部长胡振民说,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都有专门的版块进行科普方面的报道。2001年,科普类图书出版达到4300多种,科技音像制品达到1700多种,科普类期刊也有400多种。
然而,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只有1.4%,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投入不足,一直困扰着我国科普事业的发展。到2000年全国大部分地区人均专项科普活动经费达到0.5元/人年的目标,至今未能实现。除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达到或超过了这个目标外,相当一部分地方仍然维持在0.2元/人年左右。
我国科普场馆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科普场地设施面积偏小,科技馆设施被占用情况严重。据调查,2000年有29座省级科技馆,总建筑面积28.8万平方米,展厅面积之和为7.1万平方米,仅占建筑面积的25%,远低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的50%以上的标准;有限的展厅面积也没有都用于科普活动。
科技普及与科技创新,正像人的两条腿,不可或缺。科技部部长徐冠华说,过去,我们的科技发展工作比较重视科技创新、产业化,对科技普及重视不够。归结原因,主要是我们认识上不到位,没有切实把人民群众对科技普及的需求作为科技发展的动力。
据了解,科技部明年将增加科普经费投入,并将加强对各地科普投入的监测,每年定期在媒体上公布各地科普投入的情况。同时,逐步建立多渠道、社会化的科普投入体系,鼓励社会资金投入科普事业。鼓励民间、私人力量按市场营利机制运营科普事业。按照《公益事业捐赠法》有关规定,鼓励国内外机构和组织、企业以及个人,对科技场馆建设和运营等进行捐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