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阅读
  • 0回复

欧元这一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0
第7版(国际)
专栏:

  欧元这一年
  本报驻德国记者江建国
  今年元旦欧元开始进入流通领域,标志着欧洲货币统一事业完成了一项历史性的巨大工程。一年来的进程表明,欧洲公众在经历了最初的怀疑以后,已经接受了这种新货币。与此同时,自今年秋天以来关于旨在保卫欧元币值的《稳定与增长公约》(以下简称《稳定公约》)的争论表明,要把欧元建设成信誉卓著的世界性货币还要进行艰苦的努力。
  对于欧洲普通老百姓来说,欧元流通的首要问题是它是否意味着物价上涨。今年上半年消费者保护组织发现,确有部分企业借机涨价,特别是服务业。但从一年来的流通情况看,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零售商业基本上遵守了欧元兑换的比例,而公众有涨价感觉的心理作用,从侧面反应了消费者对这种新货币还不完全放心。
  从欧元同美元的兑换率来看,由于过去一段时间美国经济形势较好,欧元的币值曾连续下跌。但在美国接连出现安然、美林等公司假账丑闻之后,欧元止跌回升。今年6月初,欧元兑换值终于上升到2000年3月以来的最高点,1美元兑换98欧分,欧元兑日元、英镑和其他货币的比值也都大为改善。欧元兑换值的上升打消了社会各界对欧元可能是一种弱币的担心,提高了欧元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增强了对欧洲中央银行的信任。
  但是,自今年下半年以来,欧元却面临着来自内部的威胁,几个经济实力最强国家的预算赤字对《稳定公约》的稳定形成了冲击。早在欧洲货币联盟酝酿阶段,人们就曾经担心欧元这种超越民族和国家界限的共同货币,会不会因各国利益的不同和试图控制它向着有利于自己方向发展而陷于疲软的地位。为了防止这种局面的出现,《稳定公约》和欧元同时于1999年元旦诞生。该公约的中心内容是要求各成员国在中期达到预算平衡,每年新增债务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
  然而事实表明,一些国家始终没有认真地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却抱着预算赤字不放,而这几个国家又恰恰包括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意大利的预算赤字虽未超过3%,但去年赤字为2.2%,今年上升到2.3%,国债余额累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9%,在2003年和2004年实现预算平衡的目标明显告吹。法国去年赤字为1.4%,今年则猛增到2.7%,距离3%的上限已经非常接近。欧盟委员会估计,法国明年的赤字有可能达到2.9%,为此,欧盟委员会在今年11月下旬向法国发出了“蓝色信件”的警告。
  最值得注意的是德国。这不仅因为它当年是《稳定公约》的倡导者,还因为它一向是欧盟经济的火车头。去年德国的赤字达到2.7%,而今年则一举上升到3.8%,大大超过3%的限制,带头冲破了《稳定公约》的规定,成为欧元区12国中表现最差的国家。而这几个国家的赤字又都是为了维持庞大的社会福利开支而增加的。这说明,欧洲经济的痼疾自货币联盟诞生以来就没有好转,只是在目前经济增长乏力的情况下显得格外沉重而已。与此同时,各种主张“放松”、“灵活处理”以至完全放弃《稳定公约》的论调纷纷出笼。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就曾直言,《稳定公约》本身就是“愚蠢的”。
  人们对《稳定公约》的质疑直接损害了公众对欧元的信任。德国阿伦斯巴赫民意测验所在12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德国公众对欧元的信任大大下降,“坚信”欧元的人从年初的49%下降到11月的21%,“不太相信”者从34%上升到49%,而“不相信”的比例则从6%上升到21%。
  像任何一种货币一样,欧元的诞生和流通是与经济发展速度、整体经济实力以及欧洲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紧密相连的。虽然世人都不怀疑它在政治上的伟大意义,但作为一种受多种因素制约、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单独控制的新货币,它被投放到市场是一回事,而被公众热爱并建立起如同德国马克一样的威信,显然还需要很长的过程。
  (本报柏林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