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2阅读
  • 0回复

百姓话健身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0
第10版(体育天地)
专栏:

  百姓话健身
  崔琳娜
  人物一:花钱多不等于小康体育
  解明玉:24岁,律师助理。只身闯北京的东北姑娘。
  最近一段时间,解明玉向律师所的主任提出“申请”,希望工作之余打打羽毛球、活动活动筋骨。平时很少锻炼的主任欣然应允,并购置了羽毛球拍。现在解明玉的球技已大有长进,羽毛球不再只往天上飞了。
  解明玉说:我觉得打羽毛球、游泳、健美操、瑜珈这样高雅的、时尚的体育都是小康体育。但是如果花了许多钱没有达到效果,那也算不上小康。小康不一定要花好多钱,能利用尽可能的机会用双脚走走路也是很好的锻炼方式。身体和心情都达到比较好的状态,精力充沛,才是小康体育应该达到的效果。
  人物二:我的状态算是小康水平
  方育:36岁,医生,在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工作。
  方育上学时,在各项体育比赛中从来没出过前三名。在医学院的校际田径比赛中,他创造的1200米纪录至今没人能破。甚至高中时期还接受了两年半的专业棒球训练,并代表学校参加过比赛……“我每个月几乎都要花很多钱在锻炼身体上。以前踢足球,后来打篮球、游泳,现在打保龄球。如果有时间,几乎每周都出去玩一次。我现在的状态就应该算是小康体育的水平了。”
  方育能有这么好的习惯,得益于家人的熏陶。在他小时候方育的家人就告诉他,没有好的身体,什么都甭想干好,挣再多的钱也没有用。方育的舅舅,在方育小的时候就教他练武术。即便是他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练,也从中受益不少。方育说,上学的时候,每次大考之前我都要“站桩”,这样能让我静心复习。所以考试成绩也好。再一个我们医生天天跟病人打交道,会有意识地锻炼身体。我们医院喜欢体育锻炼的人很多,并且都是自发的行为。
  人物三:人老了不锻炼不行了
  梁洪娥:46岁,电梯管理员。梁洪娥当电梯管理员有三年了。
  由于从小体质就差,在一家水产公司内退了以后,尝试了一些工作都不是很满意,最终选择了在北京崇文区居民楼当电梯管理员。她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每天都能挤出时间用来锻炼身体,就是小康体育。
  虽然体质差,但梁洪娥的爱好却特别广泛。在学校的体育测试也都是优,“我年轻的时候爱好多着哪:蹦迪,跳交谊舞、探戈、伦巴,打羽毛球、乒乓球……我什么都爱玩。嗨,有了孩子以后就专门培养她了,总算把孩子培养上了大学,我的一切爱好也全扔了。”
  梁洪娥把她的爱好捡起来是在做这份工作的第二年。“当时我的腿、眼睛特别爱肿。我在北京好多大医院查,花了5000多块钱,没查出什么毛病。后来到一个老中医那儿看,他说我是心肌供血不足、气滞血淤,给我开了服药,喝了三天就好了。从那以后,我就去东单公园、天坛走走、锻炼锻炼、跳跳舞什么的。不锻炼是不行。”
  人物四:体育在农村是个瓶颈
  马冰:24岁,杂志编辑。在河南开封的一个回民村里长大。
  提起小康体育的话题,小马不自觉地想起了前些年每到斋月村里搞的篮球比赛。“我们村原来有钱的人不少。我们那儿产煤,村里1000多口人,有400多辆车。好多人因为运煤发了。所以,每年到斋月的时候,我们就自己出资搞篮球比赛,都是纯民间的。到时候,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拿着小板凳来看。”
  但是打了三年,以后就再没办。因为这比赛是私人掏钱,后来经济不景气、没人出钱也就没法打了。以后就没再看到那种形式的篮球比赛。
  其实我觉得小康体育在农村就是一个瓶颈。在农村,单一的体力劳动对身体特别不好,如果有比赛、体育活动,有人出钱,他们都特别愿意参加。他们没事干,没有什么娱乐。(附图片)
  孩子们在冰天雪地里尽情地玩耍。辛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