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中共十六大意义跨越国界”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3
第3版(国际)
专栏:国外特写

  “中共十六大意义跨越国界”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吕岩松
  20日傍晚,莫斯科瑞雪纷飞。200多名俄罗斯各界友好人士从四面八方赶到中国大使馆,听张德广大使介绍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
  活动大厅里欢声笑语,气氛热烈。早来的俄罗斯朋友聚集在中共十六大宣传栏前,一边观赏介绍大会盛况的图片,一边交流着各自的看法。年近古稀的退役将军加富罗夫一身戎装,胸前缀满勋章。他告诉记者说,上个世纪50年代他曾作为军事专家在中国工作过,虽说上了年纪,但一直关注着中国的发展。他对中国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新当选的中共领导人都有所了解,他希望张大使能详细介绍一下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目标。
  张德广大使和俄中友好协会主席、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所长季塔连科先生一起走上了主席台。张德广说,中共十六大报告是中国在新世纪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解决了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目标的重大问题。他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报告内容后强调说,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张德广还介绍了前不久普京总统访华的成果,表示相信中俄友好合作一定会结出新的硕果。他的讲话不时被台下热烈的掌声打断。接着,使馆参赞田二龙向俄罗斯朋友介绍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由来、指导意义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主席台上的季塔连科先生显得格外激动。他不仅是俄中友协主席,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国问题专家,中共十六大召开后他多次写文章介绍会议精神,前不久还在互联网上主持论坛同网友交流对中国下一步发展的看法。季塔连科发言说,这次活动对俄各界了解新世纪初中国的总体政策和发展方向很有帮助,充分体现了俄中两国之间的信任关系。这位专家尤其强调了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的不同文明共同发展的问题。他说,俄中两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俄中发展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仅将为两国人民造福,也必将成为新世纪国际关系发展的典范。
  介绍会结束后,俄罗斯朋友纷纷同中国外交官和记者交流感受。使馆准备的有关中共十六大的俄文材料格外受欢迎。《消息报》记者萨文科夫兴奋地说:“中共十六大意义跨越国界,它将产生长远的政治影响力。”俄罗斯权威杂志《新时代》将中共十六大列入2002年世界十大新闻。
(本报莫斯科12月20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