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阅读
  • 0回复

我观“星”早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02-01
第12版(周末文艺)
专栏:快人快语

  我观“星”早熟
  陈乘
  近年来,明星的早熟程度叫人切实感受到了什么是“有志不在年高”。娱乐工厂仿佛也推行了大棚式生产:十五六岁登场仅仅“抓住了青春的尾巴”;十二三岁鲜嫩面世方搭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末班车。不信你瞧,13岁的昆明女孩潘蓉正忙着开个唱,进行“现象研讨”了。难怪深谙此道、饱尝早熟之惠的赵薇总在眨巴着大眼,谆谆劝导普天下的“小燕子”迷:成名要趁早。
  商业化运作给演艺圈打了支“星快长”的催生针、速成针,一夜之间,便可以凭水分代替营养,任色彩艳丽掩盖品质苍白,快速膨胀,炒成一道用流行元素拼凑而成的时令菜,赚取不菲身价。在迷离的幻光里,又有几个早熟品种能留几分清醒少几分醉,能意识到市场先机的抢占是以牺牲正常生长周期为代价的!
  日久天长,反季节瓜果的新鲜劲淡化,苦涩之味挥之难去。比如伏明霞,成名偏晚,而进“大棚”热身的时间和众多体育明星一样,是从娃娃兵干起的,同样属于“早熟”,所以认不得英文脏字,不知卢沟桥是什么桥。一直身体力行实践“成名趁早”理论的女明星,早熟后遗症终于暴露无遗,基本常识的匮缺使其斯文落地。
  写这篇短文的时候,江南竹林里早有冬笋可刨了。冬笋虽然占尽出土先机,最终不能像春笋那样直指蓝天,是早熟惹的祸。摒弃了自然生长规律的早熟,何尝不是在向未来透支,直到透支成三寸的矬子。先天不足,后天不补,早熟了,也早衰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