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香港:新思维带来新希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2
第6版(港澳台侨)
专栏:年终专稿

  香港:新思维带来新希望
  本报记者王尧
  “同舟在狮子山下且共济,……携手踏平崎岖……”,伴随着一曲象征香港人精神的《狮子山下》,香港即将走过2002年。这一年,在经济几乎陷于谷底的严峻形势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度过了5周岁生日,特区第二任领导班子走马上任,推出多项改革政府架构和刺激经济复苏的措施。年终岁末,香港特区政府宣布:预计全年经济增长将达2%。香港经济已曙光初露,蓄势待发;特区政府在实践中增长了驾驭复杂局面、处理棘手问题的能力,积累了丰富的治港经验。
  高官问责提高施政效率
  2002年2月28日,竞选连任的董建华共获得选举委员会794名委员中714人的提名,以90%的高支持率当选为香港特区第二任行政长官候任人。
  连任成功后,董建华在广泛听取社会各阶层意见之后,推出了酝酿两年的“高官问责制”:将政府三名司长及所有政策局局长由公务员转为以合约方式聘用的问责官员,他们在任期内须为各自负责部门的政策成败向行政长官负责,职责更加分明;重组行政会议架构,所有“问责制”范围内的主要官员都进入行政会议参与决策,以使政令畅通;将原来的16个政策局合并为11个政策局,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
千方百计刺激经济复苏
面对经济增长放缓、持续通缩、财政赤字扩大和失业率高等困难,特区政府推出一系列刺激经济复苏的举措,例如:
——加紧与中央政府商谈建立香港与内地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力争充分利用内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和市场潜力,开拓香港的发展空间,促进经济转型。
——与广东省官员频繁互访,积极推动全面合作,促进两地人员、资金和物资的往来流动。
——加紧研究制订更加灵活的措施,配合中央政府放宽内地居民访港的政策,方便内地居民来港旅游、探亲、求学和从事商业活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公布一系列稳定房屋市场的措施,包括停止卖地、停售居屋等。
经过一系列努力,今年头10个月,内地赴港游客高达54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50%;地价开始回升,楼市趋向走旺,失业率连续4个月下降,全年港口货柜吞吐量预计较去年上升4.6%,有望第十次蝉联“世界上最繁忙的货柜港”称号。
自行立法保障国家安全
香港成功实践“一国两制”已近5年,为了维护国家安全,特区政府将一项重要任务提上了议事日程。基于“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原则,《基本法》第二十三条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应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国、分裂国家、煽动叛乱、颠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窃取国家机密的行为的规定。特区政府公布了实施《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的咨询文件。
为了进一步向社会公众解释政府的立法理念、听取各界的意见,保安局和律政司的官员出席200多个研讨会、听证会、座谈会和传媒访问,向社会公众阐明:政府依据《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不会影响香港人的生活方式及享有的权利和自由,包括港人的言论自由。
特区政府的这一举措赢得了各界的支持和拥护。许多法律界专业人士认为,这是特区政府坚守及落实执行《基本法》的一大体现,立法将进一步保障香港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全港市民都应予以支持。香港长江实业集团主席李嘉诚表示,香港回归已经5年多,是时候就《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立法不会损害香港的投资环境。
正如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指出的,香港固有的优势并没有丧失,克服当前困难的力量和办法就存在于香港的本身。行政长官董建华更是充满信心:背靠祖国内地的巨大优势和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只要全体港人同舟共济、一起努力,就一定能走出逆境,“写下不朽的香江名句”。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