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同镇的农民,前后脚起步搞养殖,范建玉经受了“鸽”梦破碎的痛苦,而田开来却最终获得成功——两农民创业成败两重天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3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村里人·村中事

  同镇的农民,前后脚起步搞养殖,范建玉经受了“鸽”梦破碎的痛苦,而田开来却最终获得成功
——两农民创业成败两重天
  李恩建李发现
  田开来,这位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半程镇枣林庄的养猪大王,终于以低价租下了茶山园艺场一片闲置了近两年的养鸽基地,近500头良种猪和数千头仔猪成了鸽舍新“客”。
  说来话长。镇里小集子村范建玉养鸽是从1995年开始的。由于技术及其他人为因素,一开始3000对法国落地王种鸽损失惨重,数十万元打了水漂儿。但他并没泄气,外出考察学习一个多月,之后,他扩大了原有规模,改建鸽舍,实施规范化管理,使养鸽业走向正规。一年后,鸽子猛增到4万多对,他靠出售种鸽获得可观效益。1998年,他再次扩大规模,在茶山园艺场租下120亩山地,筹建起存养量为50万对肉鸽的规模养鸽场。但是,良好的发展态势却在初见成效两年后逐渐走向亏本乃至破产,留给人们无尽的惋惜和思索……
与此同时,枣林庄青年农民田开来也在探索养殖致富之路。1996年,在猪价跌入低谷时,他买下200头仔猪办起了养猪场;秋天出栏时因猪价高涨,一下子挣了近10万元。1997年初,他的存养量扩展到1200头,10.8元1公斤的仔猪到出栏时每公斤还卖不到4元钱,接连两批猪,赔了近60万元。学费使这位农民埋下头理清了得失根源:养土猪价格低,卖不上价;没有企业做靠山,只能自己担风险。
  处理完所有土猪后,田开来开始到北京、济南农科院引进良种猪,进行自繁自养。同时,因规模大、品种优良被本地龙头企业——金锣集团看中,和他签订了销售合同。金锣在按市场价全数收购他的良种育肥猪时,还为每头猪加价40元钱。由此,田开来的养猪业步入稳步发展的轨道。今年初,他租下茶山鸽场,并和周边的养猪大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开始对外批量供种。
  两相比较可见,范建玉和田开来都是事业型农民,创业同样一波三折,但他们都能通过总结、思索闯过最初的难关,短时间内开拓出快速发展的局面。但养鸽因缺少龙头企业带动,加上农户散养没能形成规模效应,加上缺少深加工和资金,在正待蓬勃发展之际夭折。农民投身养殖业,势必要慢抓冷门抢准市场,后上规模先攀“龙头”。有了稳固的销售渠道,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市场风险。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