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3阅读
  • 0回复

向生态经济转化——河北省武安市退耕还林大兴林果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3
第11版(农村经济)
专栏:

  向生态经济转化
  ——河北省武安市退耕还林大兴林果纪实
  高宏伟武德昌
  昔日靠挖煤开矿富起来的河北省武安人今年开始大规模退耕还林。几经心血和汗水的浇灌,6万亩花椒、核桃、柿树、大枣树苗和4万亩匹配荒山生态林在太行山的沟沟壑壑迎风吐绿。
  逼出来的选择
  丰富的煤铁资源曾给武安人带来了富足和荣光,经济实力一度位于河北省“十强”。但当地的绝大多数资源将在未来3—10年内陆续枯竭,那时,武安将何以立市?再说,多年的挖煤开矿,已造成植被破坏、水位下降、耕地塌陷、山体滑坡,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恶化的不良局面。
  如何为武安寻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武安市委、市政府认识到,必须选择一条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的发展路子,武安才能在未来经济中立足。
  为把这项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他们先后邀请林业专家到武安实地踏勘,现场考察,制定了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十五”期间,武安市要在全市22个乡镇退耕还林还果,建立花椒、柿树、核桃、大枣、水果、设施栽培六大园区,利用4年时间,新发展生态经济林面积30万亩。
  适逢国家在太行山区退耕还林,给了武安市4万亩退耕还林指标。武安市委、市政府决定2002年要完成6万亩,其中2万亩由市财政按国家标准补贴。
  但有一些人摇起了头:如此大规模的退耕还林,祖祖辈辈种惯了粮的农民能认可吗?市委书记杨志科说,由资源型向生态型转化,建立生态型经济强市,是现实逼出来的,也是迟早要走的路子。
  让农民当主体
  在退耕还林的实践中,武安始终坚持让农民充当主体,除用足用好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外,还制定了优惠政策:发放林权证书,承包期一律延长到50年不变;每亩再补6元,连补5—8年;统一供应苗木,补助2/3苗木款;林果园区的引水干渠由水利部门负责维修,支斗渠及水柜、水窖的维修建设,市补助材料费50%,灌溉按半价收费;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免费提供地膜和匹配荒山所需的容器袋、种子。
  政策只有交给群众,才能变成现实生产力。干部进村入户讲意义,讲政策,算投入账、算效益账,让规划和群众见面。
  群众的心被算动了,算活了。没等任务落实到村,明峪村、大屯村等10个村的群众就扛着镢头上了山。但群众的另一个意愿也很快传了上来:规划有些地方不合群众心意,柿子园区的群众不愿种柿子,想种花椒。水果园区的一些群众想种核桃;规划园区一些水利条件好的地块群众不想退耕还林。市委、市政府认为,农民是调整的主体,要引导而不强迫,要考虑农民心理承受力,先从“二圈”、“三圈”的旱地半旱地退起,遵循农民意愿搞调整。
  经过调整,林果园区由“一区一品”变成“一区多品”,即农户不仅可以种本园区的主树种,也可种其它树种。出人意料的是,听了群众的,2002年退耕还林任务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到6.9万亩。退耕还林村庄由130个增加到198个。
  农民成为调整主体后,焕发出了极大的生产热情,出现了全家老少齐上阵,地头埋锅造饭,雇人帮助植树的感人景象。康东村李财喜拿出开矿积蓄的百余万元,承包了1000亩岗坡地,今年栽花椒树500亩。民营企业家王更庆投资500万元,要把500亩山坡地变成标准的经济生态公园。目前,全市已有26个个体私营大户承包耕地及匹配荒山4600亩。
  仅仅一春一夏,武安市共投入资金2622万元,农民投劳务163万个,武安人民给6万亩土地和4万亩荒山披上了绿衣。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