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5阅读
  • 0回复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三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4
第1版(要闻)
专栏: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三论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本报评论员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主线,是保持经济增长后劲和提高竞争力的根本性措施。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就必须突出抓好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今年以来,经济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步伐。
  农业生产向区域化、优质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小麦、玉米和油菜的优质品种面积大幅度增加,西部大开发和退耕还林、宜林荒山造林进展顺利。工业重点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淘汰落后和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继续取得积极进展。有效供给能力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但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仍然是制约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这不仅因为当前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有些地方盲目扩大建设规模,低水平重复建设有所抬头,还在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扩大,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矛盾必将更加突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我们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就出现过剩现象,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经济效益差、市场竞争力低,就业矛盾突出等,几乎都与结构不合理有关。我们必须通过结构调整走出一条解决这些深层次矛盾的新路子。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把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进一步采取措施,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围绕发展优势农产品,调整区域布局,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切实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增强市场竞争力。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把乡镇企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广开农民就业门路,拓宽增收渠道。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振兴装备制造业。重视发展有市场需求和比较优势、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我国产业调整和企业重组步伐,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探索老工业基地改造和振兴的路子。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发展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培育和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几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住房、汽车、电信、旅游、环保等行业发展很快。这些领域市场潜力大,产业关联度高,对促进结构调整、拉动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要完善政策,促进其快速健康地发展。合理调整地区经济布局,优化地区经济结构,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东中西部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协作,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推动形成各具特色的经济区和经济带。
  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在调整的方向和重点上,既要密切跟踪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又要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既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又要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合理开发使用各种自然资源,控制人口增长,使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各级政府应将注意力转到引导、规范、监管、服务上来,尽快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调整新机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