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阅读
  • 0回复

千里长虹舞浙江——浙江建设“四小时交通圈”纪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4
第2版(国内要闻)
专栏:

  千里长虹舞浙江——浙江建设“四小时交通圈”纪实
江南鲍洪俊章再亮
  时近岁末,浙江又给世界一个惊喜:“四小时交通圈”横空出世,从省会杭州到省内各市的高速公路全部贯通。驱车飞驰在浙江大地,赏水乡情韵,观山川神秀,谒海天佛国,看钱塘潮涌,可以朝发夕归;品西湖龙井,尝舟山海鲜,饮绍兴老酒,就好比同城串门;西南山区武义县的菇农早上采摘的鲜菇,第二天就上了日本超市的柜台;温州商人到杭州谈项目,8个小时能打个来回。浙江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学焕说,浙江公路交通最近几年发生的惊天巨变,离不开创新务实的思路,得益于充满活力的机制。
  突破瓶颈约束,新建拓建“双千”公路
  回首10多年前,“浙江到,汽车跳”,“七山一水两分田”的浙江,峰岭相连,沟壑纵横,公路交通不畅,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当时全省公路网平均车速仅为每小时31公里,160多个经常堵车点遍布各地,从杭州开车去温州要20多个小时,绍兴柯桥塞车一直堵到杭州汽车东站。
  促进经济社会大发展,必须发展大交通。20世纪90年代中期,浙江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果断决策:“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抓重点、通干线、先缓解、后适应”。省交通厅大胆组织实施“三八双千”工程:从1996年起,用3年时间,全线拓宽主要国道、省道干线公路1000公里,形成省会杭州向各市辐射的加宽公路网络,缓解交通紧张状况;接着用8年时间,建成高速公路1000公里,构建杭州至各市县之间的快速通道。
  循着这一规划目标,浙江公路面貌日新月异,“瓶颈”渐变通途:湖州提前一年多完成“三八双千”工程的第一目标;宁波连接市区到各县、区的干线公路改建完成后,形成通畅的“一小时交通圈”;03省道杭金线改建工程全线贯通,杭州到金华行车时间只需3小时。到1998年底,1000多公里国省道干线公路实现拓宽改造;到目前,浙江大地已有1307公里高速公路纵横交错;“三八双千”工程提前一年圆满完成。5年多来,全省拓建、新建公路总里程44970公里,公路通乡率达99.6%,公路通行政村率96.9%。
  实施制度创新,公路建设开新境
  为筹集建设资金,浙江敢为天下先,大胆改革投融资体制,探索性地实施公路建设“四自工程”,即自行建设、自行筹资、自行收费、自行还贷,放手营造“有偿使用、以路养路、滚动发展”的公路建设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的投资积极性。
  灵活的投融资新机制显示出巨大能量。私营企业,各类合资、外资企业的大量社会资金被吸引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上来。自1992年4月兴建第一个“四自工程”以来,浙江省人民政府共批准建设10批、211个项目,到2002年5月已建成137项,投资额超过362亿元,新建、改建公路3130公里。如果沿袭政府一元投资思路,这批项目至少需要20年才能完成,如今,浙江只用了8年时间。
  积极利用外资,是浙江公路建设的一大亮点。他们成功引进世界银行等贷款7.2亿美元,建设沪杭甬、杭金衢高速公路,改造杭嘉湖内河航道。1997年5月,沪杭甬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以H股上市,一次筹资36.8亿元人民币,创下浙江省一次引进外资数额的最高纪录;2000年5月,该公司又在伦敦成功上市,叩开国际资本市场大门。
  适应交通建设新体制的需要,浙江彻底打破以交通主管部门为主体的单一建设格局,出台以“七统”、“五包”为核心的建设体制,由省里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对外、统一对上、统一运营管理,项目所在地各市、县、区包投资、包征迁、包管理费、包工期、包质量。各地高速公路建设由业主直接建设或委托指挥部建设,并以协议形式明确投资各方的权利、义务,充分调动了省、市、县各级的积极性。浙江交通建设投资自1998年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后,持续5年增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共完成投资803亿元,位居全国前列。
  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主干线的建设,带动了沿线一批重点经济建设项目、工业区落户,数十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专业市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高速公路道口附近的区域更是被投资商们看好。以高速公路为轴线的产业带和经济走廊逐步凸显。
  着眼区域分工,营造现代交通新网络
  山山水水春风满,户户村村丽日长,公路更延双千里,平添生意到浙江。1996年建成通车的杭(杭州)甬(宁波)高速公路,是浙江历史上第一条高速公路,如今,它与沪杭高速公路一同构筑起杭州湾两岸经济腾飞的跑道,沟通上海港、宁波港、京杭运河,成为长江金三角南翼外向型经济的重要通道;杭宁高速公路将浙江与苏南的城市圈连成一体;杭金衢高速公路连通江西,直指华南。一个四通八达、快速便捷的现代交通网络格局正在形成。
  面对新世纪头20年的发展机遇,着眼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的区域分工,浙江已经描绘出一幅“综合化、高速化、国际化、文明化”的现代交通新蓝图。“十五”期间,浙江将在交通上投资800亿元,累计建成高速公路2000公里,建成23条高标准的出省通道。到2007年,杭州湾将架起一座国内最长的跨海大桥,它是交通部规划的我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一部分。杭州湾跨海大桥建成后,上海至宁波的陆路距离可缩短120多公里,逐步实现以上海为中心的江浙沪城市群“两小时交通圈”,促进长江三角洲特大型国际都市圈的形成。
  浙江有理由憧憬:2010年到来之时,全省公路交通“两纵、两横、十连、一绕、二通道”纵横交错,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以铁路、航空、高等级公路、干线航道为骨架,水陆空并举、干支线相连,贯通全省、连接国内、通向世界的大交通网络,必将构筑起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实基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