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4阅读
  • 0回复

法国调整对科政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4
第3版(国际)
专栏:综述

  法国调整对科政策
本报驻科特迪瓦记者赵章云
正当科特迪瓦冲突双方在多哥首都洛美进行的谈判陷入僵局、东西中三边战事同时爆发、西方国家驻科使馆纷纷着手撤离侨民之时,11日晚,法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份关于科特迪瓦局势的声明,明确表示对科特迪瓦局势日益恶化的担心,强调政治解决科特迪瓦危机的重要性,并提出在巴黎召开和会以及立即向科特迪瓦增兵的具体措施。次日,法国外长德维尔潘公开表明法国“对科特迪瓦合法政府的支持”,强调任何“对科特迪瓦统一和主权的危害都是难以接受的”。这是自科特迪瓦9月19日发生兵变以来,法国政府第一次如此明确表示支持合法当选的巴博政府。人们不难发现,法国在关键时刻已经及时调整了它对科特迪瓦的政策。
自今年9月19日发生兵变以来,科特迪瓦反政府武装已经占据了差不多一半的国土。法国虽然一开始就向科特迪瓦派出了1200名维和部队,号称监督停火和保护侨民,实际上一直采取“既不干涉,也不撒手”的“双不”方针。尽管法国部队在停火线上严格执行协议,没让反政府武装越雷池一步,但在对待冲突双方的立场上,一直给亲政府的科特迪瓦人留下了态度暧昧或者偏袒反政府武装的印象。而反政府武装也因为法国没有明确表态,在谈判中有恃无恐,在战场上得寸进尺。
法国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突然改变态度、调整对科特迪瓦的政策呢?由于反政府武装要价太高,自10月30日以来在洛美进行的和谈实际上完全破裂。双方都在积极备战和征兵,战场上决一胜负似乎难以避免。部署在南北冲突中间地带的法国部队虽然严格执行停火协议,但仍然无法阻止双方时而发生的违约行动。特别是西部地区两支叛军突然崛起,大大增加了科特迪瓦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而在冲突双方现场连续发现的堆尸坑,则使人们惊恐地感到一场种族残杀的战争正迫在眉睫。作为前殖民地宗主国,法国不愿意看见这一地区出现一场“卢旺达式”的动荡。
当然,法国之所以突然将天平倾向巴博政府,最重要的原因还在于自身的利益。科特迪瓦长期的动乱已给本国经济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而且势将极大地影响整个西非地区的政治和经济格局。法国与西非地区不仅有着千丝万缕的传统联系,而且有着重大的经济利益。如果法国对日益恶化的局势熟视无睹或者撒手不管,几股叛军很快就将合流南下。无论是叛军夺取阿比让及其南部富裕地区,或是双方在南方长期拉锯,都将极大损害法国在这一地区的巨大利益。这更是法国所不愿看到的。
法国此时毅然将天平向科合法政府一边倾斜,首先打破了反政府武装试图倚重法国、削弱巴博政府的幻想。12日,在法国强调政治解决危机建议的感召下,科特迪瓦国内各党派共同签署了要求叛军放下武器和解放被占领土的联合声明,反政府武装在政治上感到空前孤立。这些压力将迫使反政府武装不得不走向危机的政治解决,即与科特迪瓦各党派一起,到巴黎参加和谈,以便取得对自己相对有利的结果。
当然,科特迪瓦局势仍然复杂多变,就在“西共体”在达喀尔召开首脑会议之际,西部叛军再次夺取了马恩城。但法国政策的调整,无疑会促进科特迪瓦政治力量的消长,并对即将到来的政治和谈产生影响。
(本报阿比让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