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抓住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6
第9版(理论)
专栏:理论与实践

  抓住文化建设的重点环节
  王次灐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并强调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十五大明确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指出文化建设是综合国力的体现。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十六大进一步强调了文化建设对党的整个事业的重要性,要求“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文化建设,实现党在文化领域的目标,应在以下重点环节上下功夫。
  提高决策者的文化意识。文化建设对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文化建设就会提到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这时,决策者的文化意识就成为文化建设的前提之一。而决策者的文化意识,往往取决于自身的文化修养。各级领导干部应十分重视个人的文化积累,不断吸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养料。只有使自身的文化意识达到先进文化的要求,才能真正担负起领导文化建设的重任。
  发挥文化市场的作用。文化产品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需要文化市场的调节。只有当文化产品成为文化消费者的必需品时,才能显示出自身的价值并成为推动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消费需要引导,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简单化地把文化产品推向市场,将其商品化,将会导致低俗文化充斥文化市场,影响消费者的审美观念,最后形成文化与消费之间的恶性循环。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挥文化市场的作用并不仅仅在于将文化产品商品化,更重要的是在文化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良性的循环,即:用优秀的文化产品促进消费者审美水平的提高;通过培养高水平的消费者来推动文化的发展。这是形成良好文化环境的基础。
  建立文化传播的公共服务体系。文化传播是文化发展的中介环节,建立文化传播的公共服务体系是文化建设的基础条件。文化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尤其是现代化的传播方式给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就目前来说,我国文化传播的公共服务体系还显得相当薄弱。文化传播不能单纯迎合接收者的审美趣味,更重要的是引导公众不断提高审美水平。文化传播需要有相应的文化设施作支持,如图书馆、音乐厅、剧院、美术馆等,否则文化传播将因缺乏载体而难以进行。可以说,文化设施是文化建设的标志和基础。
  发展文化教育。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文化环境与教育环境相互影响,特别是教育体制直接影响着国民文化素质的整体水平。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并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素质教育最基本的要求,是建立合理的知识教育体系,通过科学的安排,把各类课程最基本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掌握最基本知识的前提下,有足够的时间去选择和思考自己感兴趣的或能展示自己才能的课程和专业。这是一种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体制。这种体制最大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各种基础知识,包括艺术方面的知识,从而提高文化修养,促进全面发展。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文化决策、文化生产、文化传播和文化消费都需要有相应的专门人才。人才队伍建设是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它包括专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与营销人才队伍建设等。只有把人才队伍建设好,文化建设才能不断向前推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