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阅读
  • 0回复

剿灭“食人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2002-12-26
第2版(要闻)
专栏:

  “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在许多花鸟虫鱼市场和水族馆颇受青睐的一种观赏鱼原来是“水中狼族”,这就是通过非法渠道流入我国的“食人鲳”。为保护生态平衡和渔业安全,最近全国开始——
剿灭“食人鲳”
  本报记者高云才赵永新
  “食人鲳”外表美丽、“食性”凶残
  农业部渔业局资源环境保护处的同志搬来一摞材料,记者才走近“食人鲳”。
  “食人鲳”又名“食人鱼”,原产于美洲的亚马孙河流域,有20多个品种。目前,在国内花鸟鱼虫市场和水族馆出现的品种被称为“红腹食人鲳”。记者从彩色图片介绍中看到,“红腹食人鲳”体型娇小、体态娇媚,一般仅为25厘米左右。美丽的外表掩不住“食人鲳”残暴的“食性”。
  据介绍,“食人鲳”长着锐利的牙齿,猎物一旦被咬,“食人鲳”锋利的尖齿,就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一般切割,直到猎物剩下一堆骸骨为止。“食人鲳”可以咬穿牛皮,甚至能把钢制的钓鱼钩一口咬断。即便是水中称霸的鳄鱼,遇到“食人鲳”,也会翻转身体面朝天,把坚硬的背部朝下,以防止“食人鲳”袭击。
  有关资料显示,在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食人鲳”被列入当地最危险的4种水族生物之首。在“食人鲳”活动最频繁的巴西马托格洛索州,每年约有1200头牛在河中被食人鲳吃掉。一些在水中玩的孩子和洗衣服的妇女也受到“食人鲳”的攻击。“食人鲳”因其“食性”凶残,被人们称为“水中狼族”和“水鬼”。
  剿灭“食人鲳”,是为了保护生态平衡和渔业安全
  “食人鲳”是怎样流入我国的?调查显示,我国检疫部门没有引进这一物种的记录,“食人鲳”是通过非法途径,由不法商人偷运进来的。中科院动物所解焱博士认为:“这暴露出两大问题:一是广大群众对外来生物入侵缺乏足够的认识,二是有关法律、机构和制度严重缺位。”
  为什么要封杀“食人鲳”呢?农业部渔业局副局长李健华分析了两个原因:其一,“食人鲳”入境,是一种水生生物的入侵。“食人鲳”由于其自身的残暴“食性”,会对其他鱼类的生存产生严重威胁,也会对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生存产生威胁,从而威胁到整个水生野生动物的生态平衡,甚至影响居民到天然水域劳动或游戏。其二,“食人鲳”会威胁整个渔业经济的安全。我国经过不懈的努力,年水产品生产总量达到4800万吨,除了满足居民食用之外,还有大量出口的能力,我国渔业也跃入世界发达渔业国家行列。这一成果来之不易,而毁之却可能是旦夕。“食人鲳”繁殖力惊人,一旦在渔业水域暴发流行,渔业经济将面临灭顶之灾。只有未雨绸缪,渔业经济的安全才有保证。
  固然,“食人鲳”有其作为水生野生动物的意义,其“美丽”和“凶残”也有一定的商业价值。但从保护我国生态平衡和渔业经济安全角度来说,“食人鲳”必须封杀。
  外来生物入侵敲响警钟
  国家环保总局自然保护司生态处处长崔书红博士介绍说,由于长期以来对外来生物入侵缺乏认识,有些地方盲目引进外来物种,已经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据统计,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松突圆蚧等森林入侵害虫每年严重发生与危害的面积约在150万公顷左右;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等入侵的害虫,近年来每年严重发生的面积达到140—160万公顷;豚草、紫茎泽兰、飞机草、薇甘菊、空心莲子草、水葫芦、大米草等肆意蔓延,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外来生物一旦入侵成功,要彻底根除极为困难,而且用于控制其危害、扩散蔓延的代价极大,费用极为昂贵。国家环保总局的统计显示,几种主要外来入侵物种造成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年高达574亿元人民币。”
  在国外,外来入侵物种引起的经济损失更为巨大。据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称,这3个国家每年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500亿美元、1300亿美元和800多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无法计算的隐性损失。
  专家指出,多数入侵物种不是濒危物种,本身也不带有病害,现有的濒危物种管理和海关、检疫部门拿它们没办法;生物入侵不仅仅对某一本地物种构成危害,它们破坏的是整个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农业、渔业、林业、海洋部门难以独立担负起综合研究和监督管理职能。当务之急是成立多部门协作的专门机构,尽快展开相关工作。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